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2:14:27
1.__________ __________.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首诗是___朝____作的《______》。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_(时间、地点)的景色.
2.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这是_朝诗人写的《___》。“元知”的意思是_____.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_______,忽闻岸上踏歌声.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____》是作者__游览______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又来送行.作者用______的方法,表现出_____.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描绘深秋傍晚江上的美景
2、但悲不见九州同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示儿 本来就知道 诗人卧病雨村陋室,知道自己要死去了,但念念不忘的是,祖国的统一大业
3、李白乘舟将欲行 桃花潭水深千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 夸张的手法 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朝白居易 《暮江吟》太阳落山前的江上景色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中国 宋朝诗人 元知=才知道 诗人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

赠汪伦 /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 李白 游览桃花村 夸张 表现出 李白与汪伦的真挚友谊.

《暮江吟》——白居易,唐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其写作时间,有人认为是元和十一年(816)至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有人认为是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诗中之江,或谓长江,或谓长安东南之曲江。如果是指曲江,则应作于长安。现在已经难以确考。

示儿-陆游,南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元知:本来就知道。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___出自李白<<赠汪伦>>
去汪伦家做客离去时写的~~~~~桃花潭那里
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这首诗体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诗歌特色。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