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49:04
尽快,谢谢
非常感谢,会提高悬赏的,give me your hand!My dear god!Thanks very much!

象征的表达效果——形象而又含蓄,并以此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诱发读者进行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象征,是以具体事物或形象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这一术语较为确当的含义应该是,甲事物暗示了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也要求给以充分注意。”[1]即作品中的象征是用具体的形象或形象体系,来暗示性地意指这一形象或形象体系之外的事物或对象,它不仅表现自身所代表的事物的性质、意义,同时又能表现一种深远的思想感情或抽象意义。而在这一类抒情性作品的解读中,我们首先必须关注文本表层的形象解读,然后再由表层进入深层象征意蕴的体味与寻索。象征这种抒情话语方式使抒情性作品语言更加凝练而情感内涵更加丰富含蓄,从而给读者带来更加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在审美体验中收到绵长而深远的艺术效果。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诗句,都以其强烈的暗示性,成为典型的象征性话语。我国古代抒情性作品中这种象征性的抒情话语非常之多,而尤以山水田园诗为甚。在西方,进入20世纪,特别是【象征主义】诗歌流派兴起之后,作为一种表情形态的象征更是备受推崇。在【波德莱尔】、【艾略特】等象征派大师们那里,象征成为一种用有声有色的鲜明物象来暗示心灵世界的诗学原则。这“有声有色的鲜明物象”即为象征本体,正是通过它暗示着心灵世界、传达着某种普遍性的情感意义。如【周敦颐】笔下的“莲”,茅盾笔下的“白杨”,柯罗连科的“火光”,【贾平凹】的“丑石”,以至于【波德莱尔】加在我们每个人背上的“怪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