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刘心武先生说的靖本迷案的具体情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2:47:18
一个《红楼梦》抄本,扬州靖氏藏本,简称靖本,近年来颇引起红学研究者的注意,但是,这个本子始终未露面,据传已经迷失。因此,它的庐山真面目迄未真正为读者所知。
谁知道具体内容

原文:
  大家知道,在《红楼梦》版本学的研究领域里面,曾经出现了一件聚讼纷纭的趣事。就是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在南方的扬州,有一个人,姓氏比较怪,姓靖,叫靖应。这个靖先生当时家境已经没落了,大概是一九六四年前后——大家也知道那个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他家境没落,自己的生活也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比较困难。但是他们家祖传留下了很多古书、线装书,最后因为住房狭窄,他就把这些书都堆在顶楼上头。大家知道南方那个房屋结构,有时候一层上面的屋顶是木板,有一个梯子可以到上面去,上面的空间一般不用来住人,是用来堆放东西的,南方有的地方把它叫做堆房。这些古旧书籍陆陆续续也失散了不少,但是他们家原来是一个书香门第,留下的也还很多,就堆在上面。有一天,他有一个朋友说想借书看,他说你自己上去挑吧。这个人上去一看就有一部《石头记》,是手抄本,八十回本《石头记》,就拿回家看了。这个人对《红楼梦》感兴趣,对红学研究也有一定兴趣,他就发现这个本子上的脂评——不说正文,只说它的脂砚斋批语——和当时红学界所公布的一些批语不太一样。同一句批语,它上面或者多一些字,或者少一些字,还有一些批语是红学界所公布的其他版本里面都没有的,就是独家的批语。于是这个人就拿一个笔记本给抄下来了,抄下来以后,当时他也不知道红学家都住哪儿,但是知道很多都在北京,也知道他们所属的大概机构,比如说文学研究所啊,某某大学啊,于是他就把自己抄录的靖藏《石头记》的这些脂砚斋批语寄给了这些人,引起了这些红学界专家的重视。当然这个过程在那个时代、那个时期是比较迟慢的,这一点大家都能够理解,年纪大一点的人都能理解,这种事情在那个时候做起来周转速度快不了。最后红学界专家对这件事就很重视,觉得研究《红楼梦》就是要搜集各种《红楼梦》的古本,如今新发现一个手抄本,它上面还有异文——“异”就是不同的、“相异”的那个“异”——特别是批语上有新的脂砚斋批语出现,他们认为这是天大的事。于是,他们就开始跟那个人联系,说能不能够把你们这个《石头记》送到北京来,由我们专家来看一下。这个朋友得到这个信以后很高兴,就去找这个靖先生,靖先生也很高兴。在这之前,借书的人看完以后,就把这个书又还给靖先生了,靖先生就让他自己把书放到那个堆房上头去,他就把它放上去了。等到北京要调这部书的时候,他们上楼翻,却怎么都没有,怎么都找不到了。他们家人最后说了,说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