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探讨一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3:04:11

为农村小学校长者,难
——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陈华忠

农村小学校长难当,是因为农村小学原有硬件设备欠缺、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生源素质偏差、学校无其他经费来源。因此,作为校长,往往为经费所愁、为课改所惑、为安全所忧、为管理所困。

1、为经费所愁。有钱的家好当,无钱的家难当。现在的农村小学校长,大多数是当无钱的家。不熟知教育情况的人,以为学校是政府拿钱,足额预算,校长不用操钱的心。其实不然,由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不到位或力度不够,教师的工资以及医疗费有时还不能按时发放;至于代课金、教学设备添置费、校舍维修费,基本上未纳入预算,要依靠各级政府拨款解决,这些款往往不能及时到位。学校硬件设备不完善或是个“空白”,急需添置,导致农村小学课程改革陷入了困境。还有教师的福利奖金、办公经费、水电费、校聘职工的工资等。现在,农村小学除了办公经费之外,几乎无任何财源。一所几百人的农村小学,按一个学生六十元的办公费用拨给学校,一年就那么一两万块钱维持学校运作,还不如城市一个三口之家的中等家庭的开支。如我校为农村中心小学,有学生552人、教师30人,校聘门卫1人、饮食员1人、花工1人。学校每月要花的钱如下:水电费1200元、三个职工工资1500元、办公费1000元、选派教师外出听课培训开会等费用约500元。教师请病假或分娩假聘请代课的代课金、学校的办公电脑的损坏维修费、学校日常办公用品费用等,每年都花费大几万元钱。因此,许多农村小学都处于负债运行状态,举步维艰,校长往往为了经费而犯愁。

2、为课改所惑。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第一批课程改革试验区已经实施了五年,课程改革的效果如何?解决了多少教育问题?最终会是一个什么结局?课程改革在我校也开展了四年,虽然也参加了几次市级的培训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但至今也没有弄明白课程改革的真正原因。新课程改革所针对的教育观念、课业负担等问题,其实质还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问题,与教材几乎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养不高,什么样的课程和教材也无法解决教育效率问题。这次课改的重点是放在了教材上,课改年级都改变了过去的教材。教材问题在教育中真得那么严重吗?教材是什么?狭义上讲是课堂教与学的材料、例子;广义上讲是教与学的媒介和工具。是工具重要还是使用工具的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