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介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1:08:37

鼠标是1968年发明的,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1968年12月9日,鼠标诞生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它的发明者是Douglas Englebart博士。Englebart博士设计鼠标的初衷就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繁琐的指令。他制作的鼠标是一只小木头盒子,工作原理是由它底部的小球带动枢轴转动,并带动变阻器改变阻值来产生位移信号,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屏幕上的光标就可以移动。
现在市面上鼠标种类很多,按其结构分可分为机械式、半光电式、光电式、轨迹球式、网鼠等,平时我们用得最多的是机械式和半光电式两种。

机械式鼠标价格便宜,维修方便,所以用这种鼠标的人最多。把这种鼠标拆开,可以见到其中有一个橡胶球,紧贴着橡胶球的有两个互相垂直的传动轴,轴上有一个光栅轮,光栅轮的两边对应着有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当鼠标移动时,橡胶球带动两个传动轴旋转,而这时光栅轮也在旋转,光敏三极管在接收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时被光栅轮间断地阻挡,从而产生脉冲信号,通过鼠标内部的芯片处理之后被CPU接受。信号的数量和频率对应着屏幕上的距离和速度。
光电鼠标没有机械装置,内部只有两对互相垂直的光电检测器,光敏三极管通过接收发光二极管照射到光电板反射的光进行工作,光电板上印有许许多多黑白相间的小格子,光照到黑色的格子上,由于光被黑色吸收,所以光敏三极管接收不到反射光;相反,若照到白色的格子上,光敏三极管可以收到反射光,如此往复,形成脉冲信号。需要注意的是光电鼠标相对于光电板的位置应定要正,稍微有一点偏斜就会造成鼠标器不能正常工作。

轨迹球鼠标从外观上看就像是翻转过来的机械鼠标,用手拨动轨迹球来控制光标的移动。有时在笔记本电脑上可以看到这种鼠标,它夹在笔记本的一侧,用起来十分贴手。
网鼠相对于普通鼠标多了一个或两个滚轮按键,在浏览网页或处理文档的时候只需拨动滚轮即可实现翻页功能,不必再拖动滚动条,十分方便。
除此之外,鼠标的按键数目也不相同,一般可分为两键和三键。两键鼠标是微软的标准,一般称为MS MOUSE;而三键鼠标是IBM的标准,称为PC MOUSE。现在的鼠标一般都支持这两种标准,在鼠标的背面有一个开关,可以调节选择两键或是三键、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鼠标的接口分,可以分为三种,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