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帮我想个主题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8:25:35
我要拍一个DV,主题是”新.农.春”浙江省的.谁有没有好的想法没?
请告诉我具体点的策划好吗?谢啦!
谁有浙江省的关于农村的素材的啊?提供点嘛.有特别特殊的农民的也好啊,想拍个纪实的

搜索<<深春平说>>

现在可以拍有草莓棚,茶山,琵琶,引进新品种算不算新?

天啊,没事跑去拍人家吃苦。

新农村???

“如果现在仍呆在山上,我也许还是光棍一条。”前不久刚娶了金华某婺剧团当家花旦的武义农民刘昌荣喜滋滋地说。刘昌荣原来深居九龙山,和村民们一起搬下山后,年收入增加了10多倍。九龙山村这个曾经7年来没一户娶过亲的“光棍村”,如今已有20多位大龄男青年相继完婚。

真扶贫,扶真贫。这几年来,我省众多的“九龙山村”获得了新生,成千上万贫困家庭开始了新的生活——在省重点扶持的211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2年的1921元增加到2006年的3201元,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年收入1500元以下贫困人口则由64.53万减少到22.97万。

我省在“消灭”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后明确提出:“奔小康”应成为新阶段扶贫工作的主题;要把欠发达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加以培育。

“山海协作工程”如火如荼,欠发达县与发达县之间形成“山呼海应”;给361个欠发达乡镇开政策“小灶”,在奔小康路上帮他们“扶上马、送一程”;“百亿帮扶致富”工程投下百亿计的巨资,帮助欠发达地区加快交通、电力、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近5年来,仅省财政用于下山脱贫、产业化开发等的扶贫资金就有近10亿元。

山下车水马龙,车间机声隆隆,山上郁郁葱葱……和8.2万多户搬迁下山的农户一样,龙泉的刘根荣一家搬到了靠近公路的锦溪镇,政府还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扶持。现在,刘根荣的儿子儿媳进厂上班,自己则做起了买卖,全家年收入少说也有两万多元,日子好过了。

上北京卖包子,到上海销油漆,下广东做理发师……近5年来,欠发达县有244万多人次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素质扶贫”使他们学到了技术,练就了胆识,其中有40多万人实现了转移就业。衢州市衢江区的邱彩仙原来只会做饭、烧菜,经区里“高级保姆”班培训后,她学会了打字、发电邮、日常英语对话,被家政公司高薪“抢走”。

橘子红了,高山蔬菜绿了,有机茶叶飘香了……“产业扶贫”使欠发达县的一片片山地、丘陵变得五彩缤纷,新增的100多万亩特色产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