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八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18:43:09
古"磁州八景"分别是哪八景?现在的具体位置在哪?

磁州,明代称番吾,清初为直隶。后因盛产“磁石”而名(今仍有磁窑故址“磁山”)。地处华北平原之腑,冀之南端,南与豫以漳河为界,西与晋以太行山为碑石。地势:西高东低,西为山地,中有丘陵,南系平原。自南向北有漳河、滏阳河、邙牛河三条大河境内流过,润育了磁州文明。
  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再加其源渊流长的人文历史,构成了磁州独特的旅游景观。“磁州八大景”享誉中华大地。
  1、炉峰朝霭:磁州西50里有山,高千仞,峰险山峻,层岩垒嶂,树木葱郁,名为炉峰山,其峰曰“小金顶”。立于顶,脚踏祥云、手扶金星、看万松含首、观群峰争翠,如入仙境。小金顶上有明代建金顶庙,庙后有滴泉洞,其水虽不泉涌,但长年滴注,遇雨不急、遇旱不涸,不急不慢不燥不衰,其声若珠落玉盘,其色似瑜映霞光,为炉峰奇观之一;洞之东20米,有观日石,可同坐百人,因年代久远,无数人坐玩焉,其石光可鉴人,晨坐其上可观云海日出:茫茫云海,一轮红日缓缓升起,羞怯怯半遮红颜,突然间搏而起,霞光万道,山峰、云海、丛林、奇石,是物尽染。一时,天地山河一片彤红,其势胜泰山观日远矣,有诗证曰:“来到小金顶,何必登泰山”。
  2、响堂晚钟:城西北60里有孤山,实为太行一脚,曰鼓山,因古时常有文庙鼓声传出而得名。南北朝时佛教盛行,石窑艺术空前辉煌,响堂石窟是全国少有北朝宝窟之一,现存石雕佛像大小3000余座,大者5丈余高,小者如拳,各具形态,各富神韵,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窟旁的钟鼓楼上,仍存古钟一座,高约3米,内可盘坐五人,据说晚钟响起,50里外其音袅袅,久而不绝(传:其音三日尤存),世人莫不惊叹。文庙东南一角,有一砖塔,八角叠檐,十八层高,层层有门洞与外相通,可以登檐远眺,与石窟成南北对峙。其塔有二绝:登塔高呼,其声在窟塔之间回绕,似有佛与你回应,趣味盎然,其绝一也;砖塔距今已六百余载,虽经历无尽苍桑浮沉,仍完美无损,高峨伟岸,其绝二也。
  3、龙洞珠泉:溯滏阳河西上行至太行山鏖元宝山下,是滏阳河的发源地,有洞曰黑龙洞,传说洞内有黑龙数条,一年四季,黑龙翻滚,形成无数珠样泉突,巍巍壮观,虽济南趵突泉亦风之汗颜。逆流再上约500米,峰回路转,有庙临于泉上,曰金丝娘娘庙,内塑金丝娘娘裸体像,面壁而坐,世人难见真颜。有水自娘娘坐下流出,奔涌而下。传说,滏阳河水甜美清纯又凌冽无比,清时曾为皇宫专用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