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高校出差生,屡屡受挫不啃声,今天来把帖子发,还望高人迷津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1:12:43
我是外地考入北京的大学生,今年25,在一所重点外语院校修了本科日语专业,于去年毕业。不过很遗憾的是专业学得不扎实,没有拿到日语相关证书,口语也不行,在找工作的时候吃了亏,面试有关日语的工作连连受挫,面试企业不下百家但结果都差强人意(对方不满意我居多)。临近去年七月迫于无奈找了家小公司凑合着过,但是当时的心态及该公司的管理混乱并且其所属行业口碑不佳等原因让我三个月后匆匆离开,准备十二月的日语的等级考试。考完后临近春节,便决定回家调整心态并看望父母。三月开春背负着希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只身一人又来到了京城,又一次踏上应聘的征程,结果却是雪上加霜,少了去年应届生的优势,得到的机会更少了,面试又节节挫败,于是陷入了反思……
1,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2,我的性格适合做这些工作吗
3,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中学时候英语学得还不错,认为自己在学语言上有些天赋,考虑到学英语人太多所以选择了不熟悉的日语。当时就没有想到高中时候最差的就是语文(学习语言的软肋)
进入了大学,自然就是整天地学语言,高中擅长的理科完全被抛开。在学日语初,一种对日本的抵触以及日语本身的复杂性让我在打基础阶段就没有找到状态。我打算下功夫,一段时间努力后,丝毫提不起兴趣让我没有一直坚持。这样,可以说,自认为很努力实际上却昏昏沉沉过了四年。
到了临近毕业,才意识到要投入社会了,对刚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怎么定位却一无所知,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对,跟高考报志愿那会儿差不多,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了进入好企业的资本。
有的公司面试不太注重外语能力,而注重一个人的性格。而我是一个性格偏内向,不善言辞,也不太会表现自己的家伙。大学同屋曾经说,他自己为什么能到国家机关工作,是因为他善于把自己优点扩大并表现出来;而我,却喜欢把实力隐藏/缩小化并且不善表达。我同意他的观点尽管知道他在试图鼓励我并让我树立自信。他帮我发掘了我并没太注重的能力,比如我习惯捉摸一款软件并很快上手;买手机前是手机白痴,买后是刷机高手等等。大学里女生比较多,电脑盲所占比例也自然而然比较大,时常我就会被叫去帮人修修电脑装装系统什么的,莫名其妙就被称为电脑高手。后来系里面举办个大会,需要做个片头、一个重要宣传需要做PPT,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我。
可以看出,这些和我的专业扯不上任何关

和楼主差不多,我也是进入了一个本以为会喜欢的热门专业,学的很差,荒废了4年。
现在工作了,虽然不是很成功,但也还能过的去。

第一,多尝试找几方面工作,不要闲低,从底层做起,找到你适合的方面(不一定喜欢)。
第二,一定要改掉内向的毛病。我以前也内向,而且有结巴的毛病,强迫自己去说,去表现,很多东西是被逼出来的。
第三,找到了能做的方面,一定要努力做好。就算很不喜欢,只要能做好,就要尽量去做的最好,这样才能在这个职位上闪光,才有机会被发现,从而有机会去自己喜欢的位置。

朋友,看完了你的贴,我想讲几句心里话可以么?
1.就你所读的专业我很是反对.
不是因为我个人的民族观,而是因为这个社会的现实.
据我所知,至少100个中国人里,80个还是鄙视日本的,而你恰恰学了这个"冷门"的专业,就业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困难并不代表不可以走下去.
2.因为这个社会太现实了,不能让社会来适应你,只能你去适应社会.
你前面也讲过了,你不善于将自己的长处扩张,而是将自己的长处不段的缩小,试问这样又如何为自己的一份好工作压下筹码?
3.所谓树挪死,人挪活.怎么不考虑去一些别的城市发展?
北京,上海,这些都是中国竞争比较激烈的城市.
建议你可以来天津,南京,等等这些地方发展,才25而已,不一定要将自己划一个圈,然后告诉自己,我只能在这里存活,不是这样的.
4.还有就是你讲的你现在的专业以及以后学习的情况
我个人建议你还是去学你的日语,因为这毕竟是你大学学了几年了,如果放下,重新来过的话.需要承受太多的东西了.
祝你好运...
再回LZ,
至于去选择考研或者出国留学,这类型的情况
主要看你的经济承受能力了.
如果要说欧美国家的话,那钱更是要很多了.
当然每个人跟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如果是我,肯定会坚持学习日语的路线

我不同意楼上的 的确 “日本”这个词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 或多或少会有点反感 即使是我们这些80后出生的人 也会因为历史而讨厌日本这个民族 但日语不是冷门的专业 现在很多地方需要各种小语种翻译
现在就看楼主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