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缺点谁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3:11:29

现在社会上一小股对鲁迅精神的反叛,固然有上面说的历史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三十几年前的那一场运动,"为了打鬼,借助钟魁",把鲁迅拔到了不应有的全知全能高度,使鲁迅先生脱离了群众。而鲁迅先生自己,从来没有把自己看作全知全能。

鲁迅的精神,在本质上是批判的。他虽然向往一个全新的社会,但是他所看到的只是一个黑暗的旧中国,灾难深重,民族殆危。所以鲁迅的文章中没有歌颂只有批判。"文革"时的拔高,有时比"上纲上线"更显可笑。

对鲁迅的拔高之一,是说他"热情歌颂了苏区红色政权",恨不得把先生说成是主管宣传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根据呢,据说是鲁迅先生写的两首诗。其一是作于1931年的湘灵歌:"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其二是作于1933年的赠画师:"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你看,鲁迅先生不是在欢呼苏区"祖国山河一片红"吗!这居然是著名学者的解释。可是我们查一下历史就知道,1931-1934年,正是国民党对苏区进行着残酷的第三、四、五?quot;围剿",也正是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占统治地位的时候,战争的酷烈是前所未有的,正是"杀人如草不闻声"。鲁迅远在上海,看到听到的是国民党招兵拉夫,是对红区的进剿和狂轰滥炸。鲁迅没有看到苏区的"红旗飘飘",倒是想象得出人民血流成河的惨象。鲁迅怀着极大的愤懑,用诗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杀人如麻的罪行。"白下"是今南京的别名,赠画师一诗是在说:"从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里派来的轰炸机,把中国大地搞得一片昏暗,连野草都失去了生存的权利。画家呀,现在的中国已经没有绿色的春天了,山头都被鲜血染红了。再要画中国山水的话,就用血红色来画吧。"湘灵歌也是同样的心境:"听说湘水漫江碧透,可现在水面上却漂着血痕呀!"

如其不信,我们可以列举鲁迅所写过的其他诗篇来印证。1931年3月《无题》:"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