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徐悲鸿的宁方恶圆宁脏毋净宁拙毋巧是啥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2:04:30
他的教学原则

上面的那位朋友真有意思,呵呵,说了那么多我没看明白嘿嘿。
我来说以下啊,尽力而为吧
一,宁方勿圆,是说在起形的时候,要尽力用直线条切出所画物体的形状,不要用儿童画时的曲线来勾勒出物体轮廓,(当然,除非你画国画)因为那样会把轮廓画的太死,容易失去修改空间,而且画出的物体往往会显的软塌塌,没有骨架。
二,宁脏勿净,我一般把它理解为素描深入阶段,你一定要仔细刻画,一些细枝末结也要注意,但是如果他们会影响你的画面就可以不画,我说的细枝末节是指结构上的。勿净呢是指要大胆画,即使画的过了也比刻画的不够要好。
三,宁拙勿巧,这个我不是太理解,不过以我自己的想法来看,我认为他是在说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宁愿多努力勤劳的画也不要投机取巧,那样只会害了他自己。我认为也许有另一曾意思,就是宁愿把物体画的笨拙有重量也不要把物体画的太灵巧失去重量感

宁方勿园 徐先生讲“宁方勿园并不是局部的夸张”,并不是机械的分面。线看长一点、面分大一点这才是“宁方勿园”的要领。这么做的目的是强调把握形体的大的特征而不拘泥在细节的变化上。
宁赃勿净 表面的干净整洁决不是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的标准。为了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住对象,要不惜破坏画面的干净整洁的去分析研究归纳综合。
另外,画面上留下的手的痕迹、橡皮的痕迹、辅助线的痕迹、结构线的痕迹甚至错误的线的痕迹等等恰好成为画面丰富的因素,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脏”正是美的。
宁拙勿巧 结合大巧若拙来解释就容易理解了。徐先生要求学生的技巧,在于对对象整体的把握、对结构深入的理解、对体积准确的表现上,而那些表面的技巧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反而破坏感觉。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一贯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作风。画学贯通中西,对中国民族绘画和欧洲传统美术深有研究。作画提倡“尽精微、致广大”。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素描、速写善于抓住特征,生动活泼。强调重视人物画,早期题材多取自经、史、后期则大多来自生活。长于中国画,善传神,尤以画马驰名,蓬勃有气势,而花鸟、走兽亦生动有别趣。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提出画面要“宁方勿圆,宁拙勿巧,宁脏勿净”。在教育学生时,又以诚实不偷巧、不走捷径、有坚强毅力作为准绳。徐悲鸿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