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算税的时候,是这样的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5:37:12
如果开票金额是10000万,为什么税金是1452.99.平时都是10000*0.17=1700
不明白为什么是10000/(1+17%),这个底数到底是什么含义!
这个底数为什么是1+17%呢!为什么不是2+18%呢......

开票是全额,包括了税金在内,除17%是将全额还原为销售收入(不含税收入),然后将不含税收入乘17%,就是税金。换句话说,销售收入加增值税等于10000元,税金是1452.99元,销售收入是8547.01元,8547.01乘17%就是1452.99元。
补充:
“1+17%”是指你的发票金额包括了17%的增值税在内,而增值税是价外税,不体现在销售收入中,所以通过开票金额除“1+17%”是将增值税从开票金额中剔除,还原为不含税的销售收入。

增值税是价外税,你开的开票金额是10000万,这是含税的,先折合成不含税的10000/(1+17%)=8547.01 ,然后在*17%。
但要是消费税就是价内税了。

你那个开票金额10000元 是 价税合计的数 里边含着17%的税金 10000/(1+17%)这个公式, 是要把10000元先换算成不含税的金额 10000/(1+17%)=8547.01 然后用8547.01*17%=1452.99 8547.01+1452.99=10000

因为开票金额指的是含税金额,即不含税金额(8547.01)+税额(1452.99)=价税合计金额(10000.00),而10000/(1+17%)正好等于8547.01。

开票金额10000元是含税价,计算税金是不含税价*0.17.所以必须先计算出不含税价也就是10000\1.17.税金就是10000\1.17*0.17=1452.99

增殖税税率17%,含税金额是10000,无税金额自然是10000/(1+17%)
无税金额*(1+税率)=含税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