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节水技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8:20:38

节水技术概述
节水技术是一切能够节省水资源或在相同用水量下获得更多回报的工艺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的总称。节水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1.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收集和优化利用技术。2.在用水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工程技术手段、管理手段,达到节水目的的技术。3.使用后的废水回收再循环技术。4.对恶劣水质的水进行改造,改变其功能,使之成为可用水的技术。
多年来,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研制、开发、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的节水工程技术、节水产品和技术方法。比如:农业水资源开发与优化利用方面的雨水集流技术、劣质水利用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井渠结合互补技术、储水灌溉技术;城市生活中的中水道技术、感应式节水器;工业领域的水循环利用技术;农业灌溉的污水农灌技术;等等。
近年来,人们把开发节水技术的目光,更多的投向既节省用水又可获得相同或更多的物质回报与效益的方向上。在节水农业(特别是节水灌溉)、节水工业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取得了积极的进步。

近几年,我国加快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总结和推广了以下十种节水技术:

(1)渠道防渗技术。目前,全国灌区渠道总长度为300多万公里,其中土渠占80%。土渠输水水的利用系数一般只有0.4�0.5,差的仅有0.3左右。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可使渠系水的利用系数提高到0.75�0.85。此外,渠道防渗还具有加大过水能力、减小过水断面、有利于农业生产抢季节、节省土地等优点。渠道防渗是我国当前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重点。根据渠道防渗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划分,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混凝土衬砌、浆砌石衬砌、预制混凝土与土工布复合防渗等型式。近几年,每年完成渠道防渗约5万公里。

(2)管道输水技术。管道输水具有节水、输水迅速、省地、增产和有利于抢季节等优点,与土渠相比较,利用管道输水水的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95,节电20%�30%,省地2%�5%,增产幅度10%左右。目前管道输水技术主要在我国北方井灌区推广应用,在南方部分水稻种植区和北方自流灌区也开始采用管道输水技术。近几年来,管道输水发展较快,每年新发展4万公里左右。目前我国管道输水常用的管材主要有塑料管(硬管、软管)和混凝土管,其中专门用于管道输水的低压薄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