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象罗布泊一样因为人为因素而消失的湖或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2 12:06:21
这是今天的作业拉...
拜托各位大叔大婶..哥哥姐姐..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救救偶拉..反正越具体越好..谢谢拉.!

无锡西北部的芙蓉圩,旧时是芙蓉湖,又名上湖、射贵湖、无锡湖,江阴境内又称三山湖,因为湖中生长芙蓉而得名。

芙蓉湖在湮塞前是苏南大湖,位于太湖之北,地跨无锡,江阴,苏州,武进,原水域面积超过一千平方公里。此湖在先秦时名无锡湖,作为地名,先有无锡湖,后有无锡城。这里说明一下,“无锡”两字在古汉语里是阳光照耀,土壤肥沃,美丽富饶的意思。“无”在此是个通假字,不是没有的意思。元·王仁辅《无锡志》载:“吴地记云:无锡湖,万五千三百顷,为晋陵上湖。”又载:“陆羽惠山记云:惠山东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盖自山下百余里,目极荷花不断,以为江南烟水之盛。”

关于芙蓉湖最早的治理记录,是在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国,公元前248年,楚国封春申君黄歇于吴墟(无锡)。据史籍记载,春申君曾治理过无锡湖,可能筑了一些湖堤,以便在淤涨的地段围田。春申君还在无锡、武进、江阴等地开凿多条河浦,便于灌排和交通运输,并设置范围较大的上、下两屯,垦拓农田。之后汉晋的数百年间,除了几次小规模的围湖造田外,芙蓉湖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在东晋时期,晋陵内吏张闤也有过治理的记录,关于治水,张闤曾因“所部四县,并以旱失田”,“立曲阿新丰塘,溉田八百余顷,每岁丰稔”,有很成功的经验。所以面对芙蓉湖的水患,他就先泻芙蓉湖水往引至西边晋陵,然后再筑岸围田增加圩区,“水涨时专增其里,水干涸时兼筑其外”,想把湖一步步变成耕田,最后终因工程量过于浩大,又恰好碰到严冬而“施功不成”,张闤治水是次,主要目的还是想还田,迫于人物力与天气而未成功,但“还湖可为良田”确实对人诱惑很大。

刘宋时期,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粮食的需求,元嘉间在太湖流域进行了围湖造田,芙蓉湖因年久淤积,分化出阳湖、茭饶、临津诸湖。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复于芙蓉湖区修阳湖堰,得良田数百顷。又于元嘉二十四年(公元447年),治临津湖为田。虽然围田都成功了,但规模都较小。太湖流域塘浦与圩田的建设应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水网形成后,圩田才能有大规模的发展。

到了唐朝中后期,江南的赋税占到了全国的很大一部分,朝廷开始注重对江南的开发和建设。当时由于圩田建设在大范围内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建成的塘浦圩田井然有序,形成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