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籼型杂交水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2:54:59
是籼型杂交水稻哦

籼型水稻与粳型水稻相对应,二者之间有交配屏障,因此属两个亚种。目前南方推广的杂交稻以籼型稻为主,粳型杂交水稻正在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推广面积很少。区分的主要依据是看外形,籼型稻米是较长的圆柱形,粳型稻米为较短圆柱形或团形。
  在品质方面,籼米直链淀粉含量高,而粳米支链淀粉含量较高。至于糯米,跟籼型、粳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糯米既有籼型糯米,也有粳型糯米。区分糯米与非糯米主要还是看外观颜色,在强光下看,糯米为不透明,普通稻米为透明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农业科技上的一项举世瞩目的成就是籼型杂交水稻的育成。这项技术自1976年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以后,仅至1994年,就已使中国的稻谷累计增产达2400亿公斤。此外,该技术还被出口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1964年。当时任职于湖南省安江农校的袁隆平最先发现了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便带领助手们开展了有关研究。他们利用野生不育株在中国首先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的重大突破(1973年),并解决了杂交水稻“优而不早”、“早而不优”等许多技术难题。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还在理论上建立了系统的杂交水稻学,对三系配套杂交水稻从育种、繁殖、制种,到栽培技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实践上,率先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1972年)和第一个强优组合(1973年),并通过大协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1981年,中国政府向杂交水稻研究者袁隆平、李必湖等农业科技工作者颁发了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以表彰他们在杂交水稻上的杰出贡献,他们的工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