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我国使用的是正体汉字 请问什么是正体汉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1:32:47
唐朝时我国使用的是正体汉字 请问什么是正体汉字

本文所说的正体汉字,就是在大陆推行简体汉字之前的汉字,它们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长期、广泛地流通,并且至今仍然在台湾、香港、澳门和世界各地华人之间使用。在20世纪50年代大陆推行简体汉字,原来的正体汉字被曲称为繁体字,它们从此被打入冷宫之中,至今仍然被禁止使用(除了古籍和个人书法作品外);甚至每当商业招牌上出现正体字,都要被语言文字委员会的人罚款和勒令拆除。

但是,正体字在大陆就真的该永无出头之日?它们何时才能重见天日呢?对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反思、在思索。为此,笔者愿意再一次强烈呼吁,要求国家政府为正体汉字平反,允许正体汉字与简体字一样平等的使用。我们的理由如下:

一、正体汉字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信息载体,它们承载着中国人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在大陆13亿人口中禁止使用正体汉字,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背弃,事实上已经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中华文明和文化的断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断层将日趋严重,其始作俑者罪莫大焉。

二、当初主张推行简体字的人,对文字功能的认识层次比较低,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写起来容易,以为这样就可以有利于普及文化学习。其实,从认字的角度来说,正体汉字由于其字形有着内在的合理性(象形、表意等),因此要更容易识别和记忆。对于人们来说,绝大多数人主要是看字,而不是写字,因此正体汉字笔画多一些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从印刷的角度和汉字编码输入的角度来说,正体字与简体字的区别就更小了。

三、当初推行简体字和汉字拉丁化,被视为革命的行动或革命者的行动。与此同时,反对推行简化字的人,主张保留正体字的人,以及主张要慎重行事的人,则被视为不革命者、落后者、保守者,甚至反革命分子。显然,这是“革命”的滥用,其根源则是民族虚无主义,把中国近代的落后,归罪于正体汉字不如拉丁文字。

四、当年推行简体字,是在民主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发生的,它反映的是一种今人对古人的蔑视或霸道,以及不知深浅的轻率行为。有鉴于此,我们今天有必要采取广泛民主的程序(包括改选中国语言文字委员会成员),重新恢复公民对正体字的使用权,承认公民既有权使用简体字,也有权使用正体字,这是公民的基本人权。

五、正体汉字在信息化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字根或偏旁部首的规范化程度不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