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问题,求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6:07:05
在一个气密性良好的瓶子中,装有一定高度的水,插入一个长径漏斗(保持插入漏斗后仍然气密性良好),使得漏斗下端恰好与水面接触,然后从漏斗上端加入水,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不上升,而漏斗内的水位就上升了?(这个实验几乎就是化学中检验气密性的方法了)

我想,当在漏斗上端加入水后,漏斗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加上那段高度的水的压强,而漏斗外,即瓶子内的压强就是等于大气压,按理说,内面大气压比外面大,水应该可以被压进去的啊,这是为什么呢?

请求高人详尽说明,感激不尽

你说的很对,可能是这个实验主要讲的是瓶子的气密性没考虑太多,我们知道.瓶内气体是一定的,当压力变大时体积会减少,那水就会进入瓶子,瓶内液面就会上升,可能是你们这个实验只是为说明气密性,我们倒进漏斗里的高于漏斗里液面的水柱产生的压力是个很小的值,也就是说漏斗内的压强约等于大气压加上那段高度的水的压强,比如说,那水面高10cm,我们知道一个大气压等于76cm水银柱,相当于13.6*76=1033cm水柱,也就是瓶内气压只增加约1%的气压,而瓶子又小,这约1%的变化我们用肉眼不易发现,所以我们看到的水面没有上升.而如精确分析,液面是上升.

楼主的分析有道理。
楼上两位朋友的回答都正确。
主要原因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米高的水柱。而漏斗的高度太小,所以看不出来。

因为当水压下去后,瓶中的水微弱上升,使瓶子空气体积减小,气体密度边大.受挤压后,空气的压强大于一个大气压,而管中水重力太小.瓶内压强-大气压强足以托起.(前提是气密性好)

理论上讲水面是上升的,但特别微弱,不易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