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将莫邪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8:54:40

干将莫邪

  成语众生相(一一七)
  干将莫邪,以人名命之的古代宝剑,后人以这作为锋利宝剑的代称。也用来比喻锋利而有特殊功效的事物或杰出的才能。

  《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莫邪者,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而金铁之金不销沦流……于是干将妻乃断发剪爪,投于炉中,使童女童男三百鼓?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阳作龟文,阴作漫理。干将匿其阳,出其阴而献之。阖闾其重。”事并见于《列士传》、《搜神记》、《拾遗记》等,或谓干将莫邪为楚人。其铸剑事各书所载不同。因而又演绎了其子献雌雄剑于楚王而报杀父之仇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春秋时代,越国盛产的金铁质地最好,且涌现了一批铸剑高手,其中干将最负盛名。干将与欧冶子一起拜师学艺,两人曾合作铸过三口名剑,曰:“龙渊”、“太阿”、“工布”。后来干将来到吴国,与莫邪结为夫妇。他们俩以铸造农具为生,有时也铸剑,因而闻名吴越一带。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即位。为加强军事实力,他很重视发展兵器制造业。而剑作为短兵相接的武器,需求量更大,于是阖闾下令征集天下铸剑能工巧匠,干将也在征召之列。吴王久闻干将大名,便要他为自己铸造两把特别优良的剑。应干将之请求,吴王下令辟造专门的铸剑场,调来各地名匠,还特地征派三百名童男童女,专为铸剑的火炉装炭鼓风。干将接连铸造了几把好剑,送上却都被吴王退了回来。说是质地比不上他拥有的欧冶子所铸名剑。

  干将对来人说:“请你禀报大王,铸造好剑,一定要有优质的金铁,合适的火候和高超的技术,三者缺一不可。我的技术与师兄欧冶子相当,但这里的金铁和火候不如越国的。”吴王派人向越国进口了最好的金铁,限令干将在三个月内炼出好剑,否则以杀头论罪。干将莫邪夫妇夜以继日,风风火火炼了两个月,炉中金铁尚未熔化。眼看期限将到,夫妻一筹莫展。干将想起了当年师傅铸剑的情景,凄然道:“先师当年铸最后一把剑时也是如此。越王规定期限已到,铸不出好剑是要处死的,可炉中金铁顽固不化,先师偕师母双双跳入炉火之中。才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