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妹妹1从懂事起就从来不穿女生衣服.还说将来有前要去变性.该怎么教育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3:59:31

福建某大学四年级男生在手术刀下结束了男生身份,开始女性生活的第一步。整形外科医院性别重塑中心主任陈焕然博士说,他每周都要做两例这种变性手术,目前预约登记已经排到了5年以后。不过他说,其中30%%的变性人都是因为在幼儿时期接受了错误性教育。
据陈博士说,在性别重塑中心接受变性手术的有五类人:先天易性癖、阴阳畸形人、后天易性癖(指定性别错误)、外伤导致性特征模糊和先天性别牲不明显人,其中有30%%的变性人都是因为从小被性别错误引导所造成的。如果家长从小正确引导,那么可以避免孩子的终生痛苦。
对此陈博士解释,一些家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抚养孩子,比如男孩子长得漂亮就装扮成女孩来养,或者喜欢儿子就把女儿打扮成男孩儿来养。
研究表明,人类对性别的自我启蒙是从2至3岁开始的,因此家长们的特殊爱好往往会对孩子造成不良性别诱导,长大就容易成为性身份心理障碍患者———后天易性癖。
另外,经验不足的产科大夫,也是造成后天易性癖的“始作俑者”。
陈博士说,有的婴儿以刚刚出生的时候,性别特征先天发育不良。而急于填写出生证的产科大夫就根据自己的常识来判断“是男是女”,如果蒙对了还可以。但其实这种错误也可以避免。
陈博士说,即使婴儿在出生时暂时看不出性别,那么医生可以定期跟踪检查,也许过一段孩子的性别特征就明朗了。
陈博士还认为,目前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调,也对男孩子的性别认知产生误导。“儿园里只有阿姨,小学校里全是女老师。”他说,“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男孩子容易阴柔有余阳刚不足。”

“说话细生细气,动作扭扭捏捏。要是算上这样女性化的男生,我们学校的‘女生’真是比男生多多了。”一位重点中学校长在计算自己学校的男女生比例时这样无奈地说,“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男孩这么不像男孩。”这样的情况在中学里已经不是少数现象,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说,每年到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询问变性问题的孩子有上百人。

改变为了逃避责任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宗春山认为,中性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但中性化指的是人要综合男性和女性的优点,而不是男人女性化和女人男性化。他认为出现男生女性化苗头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种心理根源是一些男孩在“逃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