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中的警示语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4:01:38
大致印象 存心有人知 修合无人晓 200分求 可追 在线等。。。
到底是无人晓 还是无人见?

“修合无人晓,存心有天知”是一副对联,出处是北京的“同仁堂”大药店,据说这是“同仁堂”的祖宗传下来的古训,仔细琢磨一下,这副对联写的很有意思:
  “修合”二字解释为中成药的泡制过程,此联的含义是:在药品的泡制过程中,用药的斤两是否足称,用的药材是否上乘、制作过程是否真按规矩去做等等此类只有自己才会心知肚明的事情,旁人根本无从了解和明白,但自己是问心无愧,是对的起病家的,而这一切上天都知道,自有公论。
  这个对联写的精妙极了,不是因为此联对仗工整,而是内容表达的非常清晰而高明,别说是药店里用的上了,就算当成为人处世的准则也很到位,我马上记牢并且赞叹不已。

  先不提“修合”这个行业了,只说在现实生活里也有许多类似情况,数不清有多少“无人晓”的事情一直在发生着,一个人做件好事应该算是“存心”良好,或者是出发点良好的,可有时事情的结果却令人沮丧,尤其是在自己不想说、不能说“存心”的目的何在时,别人可能还会出现错误的感觉,说不定还会被人误解被人骂。所以我总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存心有天知”好象没什么用,尽管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不去计较别人怎么想是正确的选择,可在碰到别人不知情时的发作,尤其是在自己认为“修合”很好的时候却会导致误会甚至反目,心里是很痛苦的,真是委屈到了无处可诉的地步。

  一直以来中国人从上幼儿园起,接受的都是一些比较正统的教育,而那些教育也是祖宗传下来的,其它不说,专提接人待物与朋友相处上,“不能把自己为别人做了什么挂在嘴边”,“不能随便指责别人哪点对不起自己”,“多记别人的好处,少提别人的错处”,“宁愿自己吃点亏也不能让朋友没面子”等类的做法都属正常人应该具备的知识,可现在社会变了,人的思维方式跟着也变:善有时可以理解为蠢,为他人着想会被理解成笨,更有甚者,不提自己的优点就是不会推销自己,反成缺点了。新的社会学理论带给了所有人一个新的思维,尽管这个新思维现在并没有看出来结果是否正确,可历史的车轮把我们大家一起带进了这样的时代里,我们该怎么办?是遵循古训?还是换个思想学着做成另外一个人?

  前天看了电影《美国往事》,电影中的男主角就属于那种“修合”不错的人,为了朋友他暗中做了多少事情,背了多少的黑锅,一切都属无人晓的范围,可是他的下场却远远不如那个做坏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