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葡萄心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8:46:48

谈谈“酸葡萄心理”

  艾雪

  狐狸饥饿,看到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葡萄,想摘又摘不到,临走
  时自言自语地说:“葡萄是酸的”。

  这则寓言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而心理学中也就有了“酸葡萄心理”
  这个术语,用来解释合理化的自我安慰,它是人类心理防卫功能的一
  种。

  生活中,我们不乏那只狐狸的境遇与心态,当受到挫折时,就找
  理由丑化得不到的东西。比如某学生没有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名牌大
  学,而考取了一所一般大学,就在心里说,没考上名牌大学也好,那
  里竞争激烈,说不定学习要拼命才能跟上趟,而在一般大学学习,说
  不定我轻轻松松地读书就可名列前茅。又如一名普通干部在竞争部门
  经理一职中落选了,心里有失落感,闷闷不乐,后来忽然一想:职务
  越高,职责越重,当个平民百姓可以逍遥自在,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
  钻研业务。这一来,他情绪很快恢复常态,不再烦恼。

  “酸葡萄心理”是因为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
  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以消除紧张,
  减轻压力,使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护自
  己免受伤害。

  “百年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心理防卫功能的确能够帮助我们
  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然而沉溺其间对心理生活却有显著的副
  作用。比如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总是寻找理由为其受到的侮辱或遇到
  的不公待遇开脱,这就活得太窝囊,可悲可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