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要点谁有(课标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0:54:32

化合价:
元素之间互相化合时,其原子个数比有确定的数值。
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就是这种元素的化合价。单质的化合价就是零,通常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正价,非金属元素就正负价都有可能了,化合价可以根据化学式来判断;同一族的元素化合价就相似。

结构示意图:
用来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图示。
用一个圆圈代表原子核,圈内的“+”号就是核所显示的电性,圈内的数字代表和内质子数;圈外同心圆的弧线从里向外分别表示第一、二、三...层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就代表该层排布的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

电子得失、稳定结构: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8(氦是2),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元素性质相对稳定;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一般来说),不稳定结构,易失去电子,元素的性质属金属性;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一般来说),不稳定结构,易得到电子,元素的性质是非金属性。

阴阳离子:
首先得先弄清楚原子核电子的区别:
1.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所以期不显电性,最外层电子并未达到稳定结构(稀有气体除外);
2.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所以带正电(另有关系式: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
3.阴离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所以带负电(另有关系式: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数);
阴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均达到稳定结构;
原子和该原子的离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核电荷数是相同的),并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阴离子是电子就成为原子,原子失电子就成为阳离子,阳离子得到电子就成为原子,而原子得到电子就能成为阴离子(此关系可列出关系式,因不支持此格式所以无法列出)。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