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东湖三个洞的名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07:20:54

仙 桃 洞:“仙桃洞”因酷似半个桃子而得名。此洞在山中,洞能通船,洞中有门。一块厚不足盈尺的石壁中央凿有一道宽约两米的石门,它呈90度悬挂在山崖边,最薄处仅有10厘米厚。这道石门贯通了两个原本不相连的石洞,乌篷船可以从容穿梭于石门间。石门两侧刻有“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楹联一幅,顶上赫然写着“仙桃洞”三字。洞为水室,室内有门,连通别室,如不身临其境,其巧夺天工的构思,精致奇妙的手工着实令人无法想象。

空 谷 回 声(喇叭洞):此洞下大上小,形状极似喇叭,故又称“喇叭洞”。如果您在洞内一喊,声音便四处回荡,经久不绝。尤为奇怪的是对面堤岸的万柳桥上听得最为清楚,当然这不是北京的回音壁,它没有经过刻意加工,但石匠们在无意中的作为却造就了今天的奇特景观。

陶 公 洞:呈螺旋状生成于山体中央,步行不能到达。洞距离山顶47米,距离湖底18米深,好像一口天然巨井,更似一口扣水巨钟,洞体四周岩石环绕,湖水清澈见底,气温冬暖夏凉。游人于洞中仿似坐井观天,难怪郭沫若先生当年秋游东湖时对陶公洞有感而发,以四言诗咏颂:“箬贲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如今此诗题于陶公洞岩壁之上 。

仙 桃 洞:“仙桃洞”因酷似半个桃子而得名。此洞在山中,洞能通船,洞中有门。一块厚不足盈尺的石壁中央凿有一道宽约两米的石门,它呈90度悬挂在山崖边,最薄处仅有10厘米厚。这道石门贯通了两个原本不相连的石洞,乌篷船可以从容穿梭于石门间。石门两侧刻有“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楹联一幅,顶上赫然写着“仙桃洞”三字。洞为水室,室内有门,连通别室,如不身临其境,其巧夺天工的构思,精致奇妙的手工着实令人无法想象。
空 谷 回 声(喇叭洞):此洞下大上小,形状极似喇叭,故又称“喇叭洞”。如果您在洞内一喊,声音便四处回荡,经久不绝。尤为奇怪的是对面堤岸的万柳桥上听得最为清楚,当然这不是北京的回音壁,它没有经过刻意加工,但石匠们在无意中的作为却造就了今天的奇特景观。
陶 公 洞:呈螺旋状生成于山体中央,步行不能到达。洞距离山顶47米,距离湖底18米深,好像一口天然巨井,更似一口扣水巨钟,洞体四周岩石环绕,湖水清澈见底,气温冬暖夏凉。游人于洞中仿似坐井观天,难怪郭沫若先生当年秋游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