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米线为什么那么香,不止是鸡汤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4:45:28

你所不知道的过桥米线

  这几天不断有网友提及云南过桥米线。可能很多网友都知道:风之末端是从滇菜厨师转行做写手的,今天我就从厨师的角度来说说过桥米线,专业优势啊!我所说的有的东西你就算是云南本地人,保证以前你也不知道。

  首先要说米线,米线这个东西是历史上外省人带入云南的,云南的朋友听了不要不高兴。根据现有的古籍资料,至少在宋朝时就有了,那时候叫“米缆”。

  云南的米线分为两种:一类是大米经过发酵后磨粉制成的,俗称“酸浆米线”,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特点:米线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的清香味,是传统的制作方法。另一类是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到机器中挤压成型,靠摩擦的热度使大米糊化成型,称为“干浆米线”。干浆米线还可以晒干后即为“干米线”,方便携带和贮藏。食用时,再蒸煮涨发。干浆米线筋骨硬,咬口,线长,但缺乏大米的清香味。

  宋代制作的“米缆”就是后一种“干浆米线”。直到现在,在广东、广西等叫做“米粉”“粉干”的都是这种米线。

  这些年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云南人开的过桥米线餐馆,但是因为“酸浆米线”的生产较为复杂,需要的设备也较大型,这些餐馆只能采用“干浆米线”。这倒不是糊弄顾客,就是在云南,过桥米线的发源地——红河州一带也是喜欢干浆而不喜欢酸浆。昆明的酸浆米线是用工厂规模来生产的。

  过桥米线的各种来源传说大家应该都知道,传说归传说,真正过桥米线的出现是受北方“涮锅子”的启发而产生的,这是云南和北方饮食文化交流产下的一个“混血儿”

  过桥米线的关键是在于一碗汤,这碗汤的做法很讲究,原料除了猪骨头外,必须要用两只壮母鸡,一只老鸭子。有人说了,我用三只壮母鸡、两只老鸭子不行吗?是不行!这是多年来厨师积累下来的经验,这样烧出来的汤才鲜,而且一定是老鸭子!

  鸡鸭都要现时宰杀,而且要把鸡血留着,等到用猛火把猪骨和鸡鸭煮上四五个小时后,把汤里的所有东西捞出来,把鸡血挤成碎块放进汤里,不停搅动,这时鸡血会把汤里的杂质凝在一起,汤从乳白色变得清澈透亮。捞出沉淀物后再把猪骨放进去,用小火再慢慢炖一两个小时。

  这一道工序现在的过桥米线餐厅一般都不用了,为了保证让顾客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