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为什么要推倒苏联红军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5:14:32

爱沙尼亚的历史就是一部被侵略史,周围的国家对它侵略了一个遍。在二战后,苏联通过协议合法的吞并了爱沙尼亚。举一个例子,在这期间,据说有超过10万不同政见者被流放西伯利亚。1991年,为了表达独立的决心,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俗称的波罗的海三小国,从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开始,经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再到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百万人手拉手形成了一道人的长城,考虑到象爱沙尼亚总共130万人口,可想而知他们的决心有多大。最终,这三个国家如愿独立,也开始了前苏联的瓦解。
独立后,爱沙尼亚一直不遗余力的进行去俄罗斯化的运动:用英语替换俄语成为正式和官方的语言之一,加入欧盟,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建立被占领博物馆,展示苏联的暴行。而最致命的是,所有正式工作,只招收会爱沙尼亚语者,大大限制了俄罗斯族的经济。所以,两族潜在的矛盾不断。

苏联本身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近年来,随着苏联铁幕统治时期各种丑闻(尤其是斯大林时期)的各种揭露,爱沙尼亚为什么要推倒苏联红军像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

波罗的海三国无论从人种、宗教与文化都与苏联(或俄罗斯)格格不入,被苏联侵略欺压得太久,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在苏据时期受到严重破坏。一旦脱离苏联独立,就勃发生机,爱沙尼亚就是一个代表,现在发展迅速,人均GDP超过8500美元,被称为波罗的海小龙。

推倒侵略者树立的苏联红军雕像理所当然,不过苏联红军雕像除了炫耀苏联侵略者的武力之外,还兼有反法西斯的双重意义。拆除雕像当然是政治行为,对国家长远当然有好处,只不过目前有反对声音罢了。

波罗的海三国在宗教与文化上与瑞典、挪威、芬兰、冰岛、丹麦等北欧诸国最接近,结成同盟最好。

苏联不是好鸟,看看它对我们中国就知道了

估计他要倒向北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