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为什么会变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5:07:57
关于牵牛花的颜色变化,答朗月老师朗月老师提问:"牵牛花在清晨时开红花,原因是----,中午转为紫色,原因是----"此题欲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简单地与花色的变化联系起来,可据我调查,牵牛花的花色是不会这样变化的.可我缺少证据啊,如果才能让人信服呢?如果才能使自己写出来的资料有科学力度呢?

回答: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光照:花青素合成需要光诱导,强光下花青素合成旺盛;

光质:对于牵牛之类的植物来说,紫外光有利于花青素合成;

温度:低温有利于游离糖积累,促进花色素形成,会使花色变深;

糖类:是合成花色素的能量来源,也有调节渗透压的左右。光合作用可能有利于糖积累;

其它因素:如PH值较高时,花青素为蓝紫色,而PH较低时为紫红色,牵牛的花期大概就是一天,随着花的成熟PH会升高,颜色变深。

以下是参考文献,书上的内容已经被摘录出来了,期刊文献可以下载,我没有细看,这方面的文献很多,如感兴趣以后我帮你再找一点

1. 芦建国主编. 2004. 花卉学.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温度是影响花色的主要环境条件,有很多花卉,特别是温度和光强作用,对花色有很大影响。它们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光强减弱、花色变浅,如落地生根属和蟹爪属,尤其是落地生根的品种不同,对不适环境条件的反应非常明显,有些品种在弱光、高温下所开的花,几乎不着色、有些品种的某些花色变浅,但仍很鲜艳。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时还不清楚。据Hardc等人研究,在矮牵牛蓝和白的复色品种中,蓝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的多少,受温度影响很大、如果在30-35℃高温下,开花繁茂时,花瓣完全呈蓝色或紫色,可是在15℃条件下,同样开花很繁茂时,花色呈白色,而在上述两者之间的温度下,就呈现蓝和白的复色花的蓝色和白色的比例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变化近于30-35℃时,蓝色部分增多;温度变低时,白色部分增多。光照强度对花色也有影响,紫红色的花是由于花青素的存在而形成的,花青素必须在强光下才能产生,在散光下不易产生,如春季芍药的紫红色嫩芽以及秋季红叶均为花青素的颜色。花青素产生的原因除受强光影响外,一般还与光的波长和温度有关。春季芍药嫩芽呈紫

这是因为太阳光线射人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发生散射的结果。波长较短的紫、蓝、青色光波最容易被散射,而波长较长的红、橙、黄色光的透射能力较强,它们能穿过大气分子和微粒,保持原来的方向前进,很少被空气分子散射。对下层空气分子来讲,主要是蓝色光被散射出来,因而天空呈蔚蓝色。

因为当阳光的七种颜色进入大气层时,穿透力最强的红、橙色首先窜入,其他的颜色也相继跟入,只有穿透力最差的蓝色和紫色被挡在了大气层外,而蓝色缺稍稍卡进了大气层,被反射、分散开来,漫布了整个天空,所以是天空看上去是蓝色的。而紫色还没进入大气层呢,所以航天员从外太空看到的地球的天空就是紫色的。

兰色光被大量反射了吧。知道原来初中物理书上有,现在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