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的问题,大家帮忙解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7:06:32
律诗首句中最末一字在不压韵的情况下,可不可以使用平声?

可以的。但是首句中最末一字的音韵(邻韵)要和其他偶句最末一字的韵相近。
这种运用方式叫做“衬韵”。

什么为之相近?可参考[平水韵部]的排列,如第一韵(一东)和第二韵(二冬),或第八韵(八齐)和第九韵(九佳)。

实际范例。

书怀寄刘五
(宋)杨亿
风波名路壮心残,[残,十五删]
三径荒凉未得还。[还,十四寒]
病起东阳衣带缓,
愁多骑省鬓毛斑。[斑,十四寒]
五年书命尘西阁,
千古移文愧北山。[山,十四寒]
独忆琼林苦霜霰,
清尊岁宴强酡颜。[颜,十四寒]

【作者】974-1020,字大年,浦城(今属福建)人。大宗淳化三年(992)进士。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711164.htm

衬韵
衬韵也叫借韵,是指格律诗的首句不压本韵,而用邻近它韵的现象。
从诗律理论上看,近体诗用衬韵是格律诗偶句韵式的一种变异。
在首句上采用邻韵,两韵的差别不大,能够实现韵声之间的相互呼应和配合取得声韵和谐的效应,增强本韵的音响旋律。
首句衬韵,其韵字一定要选用邻韵字,不能随意用其它韵部的字。

平声韵的邻韵关系
1.东--冬
2.江--阳
3.支--微--齐
4.鱼--虞
5.佳--灰
6.真--文--元(半)
7.寒--删--先--元(半)
8.萧--肴--豪
9.庚--青--蒸
10.覃--盐--咸
平声三十韵中唯有歌、麻、尤、侵等四个韵部没有邻韵

自己看一下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