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申遗类型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2:06:07
普洱茶如果申请世界遗产,应该申请为哪类遗产?

普洱茶申报“双遗产”,其内涵不仅包含了世界茶树原产地所依据的古地质、古生物、古气候,茶树对土壤、气候的物理、化学条件所需要的自然系统,以及普洱茶文化所包含的诸要素,如民族、历史、文化、工艺、商贸等,及所体现的地球史、茶属史的自然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而且必将极大地提升普洱茶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将保护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发源于云南的大叶种茶树。

据史军超的调查研究,普洱茶申遗的条件比较优越。普洱茶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有5个,符合自然遗产的条件有4个,综合起来申遗条件共9个,比泰山多2个,若“申遗”成功则普洱茶将升值10倍。

为了推进普洱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3月30日马玉涛、唐国强等知名人士在京参加了中国云南申遗护宝·古茶树认养系列活动。

1995年9月,国内茶学专家在原思茅地区镇沅县对千家寨一号古茶树的树龄进行了鉴定,测定年龄为2700年,为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树。思茅古茶树是野生型和栽培型之间的过渡型古茶树,树龄已千年。根据植物染色体进化的理论,邦崴古茶树较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更原始,起源更早。澜沧邦崴古茶树的发现和研究及其前后发现的勐海巴达野生型古茶树、镇源千家寨古茶树群、勐海南糯山栽培型古茶树、澜沧景迈山古茶园,构成了一个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的完整的茶树起源利用的体系。云南现已发现的古茶树、古茶园是研究茶树起源和利用的活化石,是证明茶树原产地在中国,中心在云南的实物依据。

古茶树和野生茶树群落,是云南省作为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及规模化种植发祥地的“历史见证”和“活化石”。据介绍,近年来由于不合理采摘,过度开发,甚至大面积毁茶种粮、种蔗,单一化茶园替代等原因致使云南省古茶树的面积有所减少,环境保护亟待加强。为了推进普洱茶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工作,加强对古茶树的保护,云南思茅市还将于4月8日至10日举行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更名为普洱市庆典,来扩大云南古茶的社会影响和认知度,让更多人加入保护者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