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能提供对张学良的简要评价,100字以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0:32:17

张学良先生生平简介

张学良,字汉卿,别号毅庵,化名李毅,乳名双喜(后改为小六子),辽宁省海城县人。1901年6月3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出生,奉系军阀张作霖长子。

张学良少年聪颖顽皮,未进过正规学校,由其你延聘塾师为其开蒙,11岁丧母,15岁随父进入奉天城,在家设专馆学习,在他的师友中,不仅有宿儒、教授、也有留学人员及外籍人士,使他在历史、文学、书法以及外语和外国知识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所受的教育及影响主要是封建儒家思想和近代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思想且受西方师友的影响较之本国师友的影响更深,加之亲见身受日俄两帝国主义对东北的侵略,使他萌发了反帝爱国思想。

学生时代的张学良1915年步入社会,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二十一条”运动1919年5月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就读,任营长,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1920年4月毕业,任团长,6月晋升为东三省巡阅使署队旅旅长。11月授陆军少将衔。1925年授陆军中将衔,10月升镇威军第三军团长,1926年6月提拔为安国军陆军第三方面军团团长。1927年6月授陆军上将衔,同时兼海空军司令要职,在不断地军阀混战中显示了张学良的军事指挥才能,屡立战功,且从参加内战之时起,他就开始了反对当军阀,反对军阀割据和混战,反对军阀扰民害民,力主和平统一与和平建设,力主对外征战的思想与主张。以第一次国奉合作与孙中山发往为起点,即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工作。

1928年5月至12月,主持京津易帜,热河易帜,滦东易帜和东三省易帜,东北易帜排除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制止了国民党新军阀对奉系军阀的内战,结束了北洋军阀16年的统治,实现了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的统一。东北易帜后,出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和东北政务委员会主席,继父主政东北并成为东北军的统帅,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929年7月挑起中东路事件,发动“抗俄战争”1930年9月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基本上制止了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混战,为中国“再造统一”。

统一造成,建设开始。他在主政东北期间,大力倡导“东北新建设”整军经武,振兴实业,开垦农业,修筑铁路,提倡教育,推广体育,发展科技写诸多全面,立下了殊勋。此外他提出过繁荣北平,建设华中,开发西北的若干设想,推崇过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