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节约”是干什么用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9 10:48:26
一种金属器件!!

  应该是一种提示大家节约使用之类的提示语句。文物不可再生的特性,决定了它是稀缺资源;许多文物,特别是历史文物,经历数百年、数千年而传至今朝,历经坎坷,饱经沧桑,因此又具有很大的脆弱性。一个稀缺性,一个脆弱性,这样的资源实在需要珍惜,需要节约,绝不可掉以轻心!
  在今年的“两会”上,“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个热点话题。胡锦涛同志强调,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确,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却相对贫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由于科学技术的滞后,政策措施不落实,人们节约意识的缺失和行为方式的错位,使得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从而给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要尽快在全社会形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共识,并采取必要措施认真落实。与此相适应,文物保护工作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要百倍地珍惜文物资源,精心呵护,对前人负责,对后代负责,保护好,弘扬好,传承好,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
   文物界多年来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就是在文物的“保”和“用”上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直到近年来把“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作为文物工作方针,才在指导思想上有初步的廓清。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为发展经济,发展旅游,对文物资源过度使用,过度开发,造成了许多文物的损坏,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不按文物工作规律办事,以经营经济产业的办法来管理文物,把文物作为资产加以经营,势必造成文物资源的破坏和流失。
    由于历史的原因,文物博物馆事业上的投入较少,经费短缺是普遍现象。对此,有人就讥讽文物部门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吃”。诚然,文物部门收藏的、保护的都是“金饭碗”,这是国家、人民赋予的职责,我们必须精心“捧”好、保护好,不能有丝毫的差池,即使没饭吃也要“捧”好、保护好,绝无如有人主张的“卖几个兵马俑”去换饭吃的道理!当然,在合理利用的情况下,争取一些经济收入是应该的,但绝不能把文物当摇钱树。文物的功能是文化,是教育,是欣赏,是借鉴,是传承,要用“子子孙孙永宝用”的思想去珍惜,去爱护,在使用上一定要节制。
    大家知道,凡是原汁原味保留得好的古城镇、古村落、古建筑,几乎都处在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那里相对闭塞的经济地理环境,制约了对文物的不正当干预,从而使文物得以保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