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乐徽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0 06:27:31

排萧。

中国的乐徽正像国家有国徽、特区有区徽一样,音乐也有乐徽。在欧洲作为音乐徽记的是一种名叫里拉的古乐器,在我国,则以古老的排箫作为乐徽。当然,不是任何乐器都可用来象征音乐艺术的,作为乐徽,它必须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悠久、极具代表性的乐器,并且在外形上也应该美观。

排箫是我国最古老的编管乐器,其形有如凤翼,早在4000多年前的虞舜时代,有一部大型的箫韶乐舞就是以排箫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春秋末期,鲁国的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齐国国都临淄,听到此乐颇受感动,故《论语》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还说:“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说明韶乐确实优美,也表明排箫音乐动听,有着感人的表现力。

在古代乐器八音分类中,排箫被列为竹类乐器。它是由长短不等的细竹管依次排成一列,用绳子、竹篾编起来或用木框镶起来。管数从最早的3管起,有10、13、16、20和21管,直到最多的24管,每管只发一音。古代排箫同编钟、编磬一样,是非常受欢迎的乐器。从成都东汉画像砖《骑吹乐队》拓片可以看出:一支威武的马队整齐行进着,骑士们威风凛凛,但他们手持的不是刀矛剑戟,而是笳角箫鼓,这原来是汉代的军乐队,画面下方的两个人,正手捧排箫吹奏。

排箫又称雅箫、颂箫、舜箫、龠、籁、比竹、参差、凤翼、云箫和秦箫等,它在南北朝、隋、唐各代的宫廷雅乐中都占有显著位置。盛唐之时,排箫还作为文化使者东传日本,在古都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中,至今仍珍藏着我国唐代的两支排箫。

1978年夏,考古工作者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首次出土了两支春秋时代的竹制排箫,其形似凤凰一翼,由13根长短不等的细竹管依次排列、缠缚而成,外表有彩绘漆饰,这是一对雌雄排箫,目前尚能吹出清脆的乐音,合奏有如男女声二重唱。过去,人们只能从魏、晋、南北朝以前的壁画和石刻中领略排箫的风貌;而今,2400多年前的排箫实物展现面前,多么悠远、多么珍贵,令世人赞叹不已。

清代,排箫由单凤翼改进为对称的双凤翼形制,并按律进行编管。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支清乾隆年间制作的排箫,16管,每管刻有音名,含十二律及四倍律,工艺精致,琴架还绘有两条腾云而起的金龙,颇富民族风格。1956年8月,全国第一届音乐周在北京举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