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实习其间的法律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5:37:37
我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到实习单位.如何保障自己在试用期之间的权益?在没有签正式的劳动合同之前,我们享有什么样的权利?
谢谢.

试用期也算如劳动合同之内;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双方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不承担违约责任;等等

其实实习你最重要的是给单位留个好影响,别太讲条件了,要是让单位觉的你挺事的,实习完了,你是不可能留下的,而且实习的时候给你的工资多少都无所谓了,中国是一个没有法律的国家,不要老想劳动法的事,那都是闹僵了才会去考虑的。

我是一个换过N次工作的人,听 我的错不了

哎 我实习那会简直就是廉价劳动力啊 受苦受累还倒贴钱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极其关注大学生的实习环节,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也在积极拓宽大学生实习渠道,许多公司、企业等单位成为部分高校的定点实习场所和实训基地。为了积累经验,增加求职砝码,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不少学生自己也在主动地联系实习单位。实习期间不成立劳动关系

不可否认,实习是一个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阶梯,如果实习好了,自然可以提高实践能力,拓展就业机会,可一旦事与愿违,在实习期间大学生的权益受到侵害,该如何寻求保护呢?

“大学生毕业实习的明显特点是用人单位与实习人员之间不成立劳动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劳动法专业博士范围指出,“因为实习大学生与学校依然有教学关系,还处于没有毕业的状态,大学生的档案等个人履历文件也放在学校,单位根本无法与实习大学生建立劳动关系。而且这种实习本身的目的在于接触社会,实践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不是专业训练,其根本目的在于教学。”

范围指出,通常所说的实习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并不是严格法律意义上的实习。根据劳动法及其配套规定总结提炼,实习基本分两种情况。一是实习人员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单位通过实践进行一定的专业训练,如《专利代理条例》中规定,初次从事专利代理工作的人员,实习满一年后,专利代理机构方可发给《专利代理人工作证》。在这种实习中,实习人员必须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目的在于增强从事这些专业工作的熟练度,以便将来能够较为独立地从事这样的职业。存在类似情况的还有律师、医师,等等。

另外一种是实习人员出于学习需要在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行为,如上面所说的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实习期间不受劳动法保护

对于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