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的话能当真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7:15:16
有人想我道歉,曾经真的很重的伤害过我,近似于背叛,酒后的道歉我该相信么?如果信了以后再被涮怎么办?

酒后吐真言:有时候有些人再没喝酒的情况下可能也想跟你道歉.但又开不了口,只有在酒精的作用下.可以让自己释放下心里想说的.该说的.因为毕竟对你有亏欠.当然目的只是为了请求得到你的原谅与谅解,至于要不要再次相信你就该慎重的考虑了.毕竟他已经伤害过你1次.有可能会再次伤害到你.当然这个也要看他是否是诚心要求你再接受他,再信任他.得到一次教训就够了.让你以后能慎重些.如果你慎重的考虑了.那么就不要想太多了.

既然道歉,就接受吧.也显得你大度些.怕再被涮的话,以后小心些就是了.

给鱼骨头刺了就不再吃鱼了吗?还是以后吃的时候小心点呢?自己选择吧。

半信半疑好了,等他清醒了再看表现!不过背叛这个事情挺严重,轻易不要回头!

哎,人还是小心一点
小心行得万年船。

物理学教授的大胆畅想1802年,在俄国的彼得堡外科医学院,一名叫作彼德罗夫的物理学教授宣布,他打算“以电取光”。在篝火、松明、动植物油以及燃气还是主要照明方式的19世纪初期,在电流还是一件新鲜事物的前提下,这一决定无异于天方夜潭。但是彼德罗夫的热情并没有被众人的冷嘲所压熄,因为在不久前,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用放风筝的方法引出火花一事让他受到启发:电池组两端在被导线连接时所产生的电火花,能不能变成持久的灯光,以供照明之用?为了达到预想的效果,彼德罗夫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尽管在临死前始终没有见到“持久的灯光”,但彼德罗夫发现了“电弧”———“如果把两根炭棒彼此接近,那么在它们中间就出现了非常明亮的白色光或白色火焰,这就使炭棒很快地或者慢慢地燃烧掉,并且可以完全照亮黑暗的大房间。”这是关于电气照明的最早言论。

从弧光灯到白炽灯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1809年正在埋头进行电化学研究的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也发现了电弧。他亲手做了个很大的蓄电器,动用了2000个伏打电池,得到了更强烈更明亮的弧光。

大约在30年后,有人想起并应用了坚硬致密的焦炭来替代一般的木炭。由于焦炭比木炭燃烧慢,弧光闪亮的时间也就延长了许多。
后来法国科技人员给弧光装置装上一种钟表装置,使它能够自动调节两根炭棒间的距离。这样,第一只炭极弧光灯正式诞生了。

1876年,俄国电工技师雅布洛奇可夫又对弧光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