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宪法修订了几次,分别是什么时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12:25:52

从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以来,至2004年3月共进行了七次修改。第一次修改:75年。第二次修改:78年。第三次修改:82年。第四次修改:88年。第五次修改:93年。第六次修改:99年。第七次修改:2004年。
  以下是历次修宪的目的和意义: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诞生,以宪法的方式确立了我国基本的宪政制度,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1954年宪法的一些基本内容和重要原则,为后来宪法和宪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的10年动乱,使我国的宪政遭到严重破坏。在此背景下制定的1975年宪法,深深地打上了“文化大革命”的烙印,“左”的倾向十分严重。 1978年,大规模修改后的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它对 1975年宪法文本作了修改。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这部宪法未能彻底清理 “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思想影响,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政治理论观念和不适应客观实际情况的条文规定。

  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四部宪法,即1982年宪法,也是迄今一直在实施中的宪法。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制定的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是一部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根本大法。它将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写进了宪法,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982 年宪法已经经历了3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第一次采用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主要修改之处为,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同时将有关条款修改为“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主要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改革开放”正式写进宪法;以“ 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