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作者:北岛)这首诗节奏的划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9:56:09
请问《宣告》这首诗节奏怎么划分,或者有没有它的配乐朗诵?
急求!!!!!!!!!!!!!!!!

宣告
■北岛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的弹空里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词理解:

一九七○年三月五日,来自西伯里亚的寒流正在中华大地上肆虐,漫天的风沙蒙住了人们的双眼——北京青年遇罗克因批驳荒谬的“血统论”而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 “反革命罪”处以死刑。

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万人宣判大会上,各个单位组织的“革命群众”将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高呼口号,他们拍手称快。

噩耗传来,北岛悲愤交加——他清醒地意识到,中国人的基本权利已遭到了空前残暴的践踏,而相同的厄运随时都会降临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就是在这一可怕的时代背景下,北岛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短诗——《宣告》。

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性取代了人性,像“做一个人”这样最基本的要求,都已构成了对政府的叛逆。而这时的社会像一部超负荷的大机器,尽管内部已经开始生锈变形,但外表的结构依然完好无缺。在当局看来,现在不过是换掉一颗不合规格的螺丝钉;而对遇罗克来说,想做一个人就得付出最惨烈的代价。

如果说在《出身论》一文中,遇罗克的观点还是就事论事的话,那么在《宣告》一诗中,北岛则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这一切。全诗运用了我国古诗中常用的化主观为客观的表达方式,借烈士之口向世界宣告:“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在带有预言性的结束两句中,北岛采用了意象叠加的写作手法。强烈的对比强化了全诗的悲壮气氛,给人们留下了长久的回味与思索。

一个是追求真理的勇士,一个是洞悉未来的预言家,当他们的精神融为一体时,就成为了这首《宣言》。由于新诗在当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