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王书中,指出乾隆帝对外国通商的认识,并作简要评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6:42:56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使)得日有用资......
--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当时乾隆对英国不甚了解,他对外国通商的态度是一种不屑,施舍,无所谓的态度,他自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其实不然,资源总是回用完的,显然当时他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历史是最有力的评价,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生产领域有出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所谓第二次工业革命,即指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发明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约完成于20世纪初。若乾隆能活到现在,他一定十分后悔当初的盲目自大.

其实,乾隆也是进退两难,作一代圣明君主毕竟不易
那时,其他的欧洲国家都以拥有中国的制品为荣,甚至把这些当作富贵来炫耀.乾隆年间中国的经济水平位居世界第一(这是真的)乾隆皇帝对外有低视的看法也不奇怪,如果应英国所请,开通商口岸,对于国家的治理还会有更多的问题
就说,道光通过,<南京条约>不是开了通商口岸了吗?
可后来,帝国主义更无耻,继续要求增开,以扩大他们在中国的侵略权益.
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或者乾隆不于外国往来要有一定的好处
当然这里的过失也有,总而言之,应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