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茶叶冲泡时会浮上来,过一段时间又会沉下去,倒第二次热水的时候又会浮上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9:18:17

第一次浮是因为茶是干的,叶片中有小气孔,所以浮啦.热水泡了,吸收了水分变重了,就沉下去了.再冲热水,一是因为水流冲击力,另外叶片中残留的一点点小气泡又受热膨胀,给茶叶加大了浮力,有部分能浮起来.如果多冲几次水,茶叶中吸收满水份就浮不上来了

一开始没有充分的吸收水分,茶叶的密度要比水轻
过会吸进了水后,密度会同水相同,这时就会在水中悬浮
最后,完全吸收了水后,密度大于水,当然就沉下去了
哈哈

因为刚开始泡茶时,茶叶没那么快吸收水分,比较轻,会浮在上面。过段时间,茶叶吸收了水分,饱满了,变重了,所以就沉下去啦。倒第二次热水时,由于水是热的,热量比较大,热气使杯中的压强比较大,促使茶叶往上浮。

这样都不知道呀,泡的久把叶子进的水多了自然会沉呀开始是干的当然不会沉啦

第一次的浮上来是因为茶叶是干的,很轻,就浮到水上,等它吸饱了水变沉了就下去了.
再倒水有上来那是水冲起的作用力

由茶叶的结构特性决定的 茶叶的背面有很多的气孔 在生长时参与呼吸作用的 很多树叶在不被烘干状态下也能浮在水面 而茶叶在烘干后 水分更少了 由于气孔中空气含量更加大 气孔很小 呈毛细管状 水不容易进入 很难将空气从气孔内挤出 导致浮力作用更加明显 所以不会沉 一段时间后 气孔内空气被水赶出来 已经干枯的细胞内没有大比重空气 茶叶就会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