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在韶关建的教堂在哪里,现在还在不在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2:51:48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利玛窦神父和麦安东修士到了韶州,在城外光孝寺购买了一片土地,开始建造房屋,这栋房屋配合着周围的收成,逐渐盖好。房屋旁边是中国的第二座圣堂,但和所有西欧的圣堂都不相同,看上去认不出它是圣堂。这是为了要避免当地老百姓认为是外国人的堡垒,但同时又要表明它的宗教和西方特色,所以利玛窦神父选择了中国式的建 ,而放弃了西式建 的坚固与耐用。
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在韶州设教堂,常至南雄传教。
利玛窦并未在南雄设立教堂,只是在南雄传过教。

<-- 南雄天主教堂 -->

南雄天主教堂始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意大利人利玛窦取道南雄上京时在市区发展教徒5人。清熙二十年(1681),法国天主教马神父来南雄传教。随后,意大利、匈牙利和南斯拉夫诸国受慈幼会派遣传教士,先后到南雄传教。雍正九年(1731),现南雄城始设天主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起,法国唐神父、柯加禄等先后在龙勾巷、荆岗、黎口桥、杨梅坑、龙陂塘、长浦桥等乡村设立天主教堂6间。在市区设立医务所1间,在荆岗、黎口荞各设立晓明小学1所。

南雄天主教属南韶连教区。旧时,传教士走村过巷传教,发展一批教徒后,由教徒串连群众到教堂听讲教义。要求入教者,传教士先送给《圣经》、《要理问答》等书,然后由神父面考,合格者则洗礼,取教名,成为天主教徒。每逢星期天,市区教徒要到教堂过礼拜,农村则不强求。每年耶稣圣诞、复活节、圣神降临为大瞻礼节日,全市教徒集中市区祈祷,各乡村教徒也要参加,食宿由教会支付。天主教还办了一些慈善事业,如设立医务所,为贫民百姓免费看病,扶助贫民子弟上学等。

改革开放后,为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1987年10月,分别成立了南雄天主教爱国会、南雄天主教务委员会,恢复教堂,供教徒活动。现有教徒900多人。1994年,在城东新建一座天主教堂,总面积1462平方米。1995年8月竣工。

<-- 南雄天主教堂 -->

南雄天主教堂始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意大利人利玛窦取道南雄上京时在市区发展教徒5人。清熙二十年(1681),法国天主教马神父来南雄传教。随后,意大利、匈牙利和南斯拉夫诸国受慈幼会派遣传教士,先后到南雄传教。雍正九年(1731),现南雄城始设天主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起,法国唐神父、柯加禄等先后在龙勾巷、荆岗、黎口桥、杨梅坑、龙陂塘、长浦桥等乡村设立天主教堂6间。在市区设立医务所1间,在荆岗、黎口荞各设立晓明小学1所。

南雄天主教属南韶连教区。旧时,传教士走村过巷传教,发展一批教徒后,由教徒串连群众到教堂听讲教义。要求入教者,传教士先送给《圣经》、《要理问答》等书,然后由神父面考,合格者则洗礼,取教名,成为天主教徒。每逢星期天,市区教徒要到教堂过礼拜,农村则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