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利诺现象”发生有什么特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1:29:19

厄尔尼诺(El Nino)

在海面温度分布中,东太平洋赤道海域的水温低於西太平洋赤道海域。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有沿南美大陆西岸北上的秘鲁寒流;另一方面则是由於赤道低纬海域的东南信风,相随於信风的赤道涌升,及南美大陆由於信风的海水输送而不断把底层冷水上翻,结果秘鲁一带海域尽管在低纬度,但海面水温大多在20摄氏度以下。

赤道东太平洋海面的低温每年在圣诞节前后的2~3月,南美西海岸厄瓜多尔和秘鲁沿海一带的海域发生季节性水温上升的现象,水温上升的范围小,时间短,通常於3月份海面水温下降。由於水温上升,当地海洋渔业生产形成季节性的间歇,当地居民把这种范围不大,时间不长的季节性海面水温上升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但是这种东太平洋赤道海域季节性水温上升的现象每隔几年就有一次异常发展,水温正距平遍及整个东太平洋赤道海域。现在人们把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这种每隔几年就有一次水温上升异常发展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事件(或厄尔尼诺),以区别于秘鲁沿海一带每年发生的季节性水温上升现象。在讨论海-气相互作用中提及的厄尔尼诺现象即为这种水温上升异常发展的现象。

确定厄尔尼诺事件的定义,过去曾采用奇卡马港(Chicama,7°42'S,79°7W的水温为代表;近年来Angell(1981)采用0°~10°S,180°~90°W范围内平均海表水温(SST)代表赤道东太平洋海面热状况,这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发展分为前兆阶段、异常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惭复常态等四个发展过程。

形成:

太平洋赤道地区的南方涛动、厄尔尼诺、沃克环流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直至目前仍很难说明谁是因,谁是果。因此,近年来在讨论热带海气相互作用时,常把三种现象综合在一起分析,现在已把单纯的厄尔尼诺事件扩充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Phenomenoon)。

有关ENSO形成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用线性绝热、浅水模式所描写的信风张驰产生的异常赤道西风激发的Kelvin波来解释观测到的El Nino的若干主要特徵的海洋学理论,
从海气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