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胖”是“月”加“半”,“瘦”却是病字头,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3:35:02
汉字中“胖”是“月”加“半”,“瘦”却是病字头,为什么?
现代人以“瘦”为美,“胖”反而会产生各种富贵病,那古代,特别是唐朝为何以“胖”为美,难道当时的人不知道肥胖会引起“三高”么?
为什么古人要在“瘦”字上加病字头,而“胖”字却为何是“月”加“半”,什么含义呢?

在古代,因为人民生活条件有限,所以胖的人并不多,所以你不用担心他们的“三高”就是有,他们也只是少数人,不会引在多数人的注意。在唐朝人民生活富庶,审美观变胖是自然的,但那时的胖跟现代的胖还是两码事,那是的胖顶多就是吃的五谷长的膘,不像现代人是用鱼翅燕窝甲鱼汤煲出来的肥,所以“三高”的比率在那时估计也不是很高。
从字义上解释:“胖”字之所以“月”加“半”,这里的“月”旁在古字里叫“肉月”旁,在篆书里,这个“月”还是“肉”的篆法,后来篆书演变成隶书时因偏傍讹化而变成“月”旁,后来演变的其它字体沿袭。所以从字义上讲这个“月”是“肉”的意思,“肉”“半”加起来意思就是肉比一般人多了一半,当然就是肉多了,会意一下,“肉多”自然就是“胖”了。
“瘦”字之所以用“疒”旁,是因为多数人认为太瘦是一种病态表现(这种认为跟现代的美女瘦身是两码事),而且现代医学也认为,瘦的确跟很多病因有关,所以“瘦”字带“疒”旁是人们认为太瘦不正常,是带有会意性的,“叟”是用来标音的,没有特殊意义。
虽然现在有人认为胖也是病,至少容易引发疾病,但是从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胖”说成发福,就知道人们对“胖”还是含有好的褒义性,自然就跟“病”无缘了。

  汉字中表达人体器官的字,大多会有“月”旁----肝、脾、肺、胃、肾、胆。。。所以,“胖”属于正常状态。 表达不健康的会用“病”字头----病、痨、疗、疝、疡、疟、疾、疮、疯----所以。。。。。。“瘦”是病,得治!

通常身体不好、有恙的表象就是瘦弱,所以就冠以病字头

“瘦”字
我想古时候,平民里面瘦的多嘛,胖的就是富人多嘛,那时平民好穷啊,瘦的一饿更瘦了,在饿病了,在饿死了,一死一大片!胖的还经饿一些!!
那时“三高”能死几个??所以以大多数情况看“瘦”是一种会死人的“病”!

  疒:《康熙字典》:“《说文》:倚也。人有疾病,象倚著之形”。瘦,采用疒字旁,因此,瘦是一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