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的中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3:18:41
快点!!!
很急的!!!

论诗
作者:元好问
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传语闭门陈正字,可怜无补费精神!

[评析]
本诗评论诗人谢灵运、陈师道。前两句赞美谢灵运的诗歌风格。谢灵运是晋、宋之际的著名诗人。他的大量山水诗打破了东晋以来玄学诗的统治,描绘了江南的自然景色。“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他《登池上楼》的名句,写诗人在楼上向下眺望,只见池塘长出一片青青的春草,园林的柳条泛青,连禽鸟的叫声也变得更加动听了。诗人把春天的色彩和声音,写得清新可喜。诗人用“池塘春草”四字,生动地再现了谢诗的境界。诗人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指出谢灵运所创造出来的境界是诗家的春天,他的五言诗,千秋万代永存新意。“新”即清新,这也是元好问评诗的一个标准。后两句是对陈师道不描写现实,只是闭门觅句的创作方法的尖锐批评。诗人借用黄庭坚、王安石的诗句,以非常风趣的口吻说:“快去传我的话,告诉陈正字,不要闭门苦吟,他太可怜了,这不仅不能弥补诗的贫乏,还白白浪费精力。”宗廷辅说,陈师道的诗“纯以拗朴取胜。‘池塘生春草’何等自然。”可见前两句称颂谢灵运的诗自然、清新,是为了反衬陈师道的诗雕琢、陈腐。
元好问的论诗诗,观点新颖,立论精当,形式活泼,语言锋锐,无论是论诗的宗旨和论诗的形式,都给后世以很大的影响。

作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简评: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便是出自此诗。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