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什么是知青?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0:15:25
请教什么是:知青?解释一下。

什么是知青? 这是个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明白的问题。从1968年底开始的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至今,无论官方学术界还是民间 ,都没有统一的说法。鉴于本会是以“知青”命名, 而近两年来无论新会员老会员,都有人对“知青资格”甚至“会员资格”混淆不清,因此有必要展开一些讨论。
  “知青”一词由来已久,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解读。据资料查证以及我自己的理解,“知青”一词既有广义上的,又有狭义上的 所指。

  一、广义知青
  由《现代汉语词典》查得,知青是“知识青年”的缩写,而“知识青年”是指受过学校教育,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在中国近代史中,五四运动前后就已经出现“左翼知识青年”的说法。一九二四年国共合作,大批未毕业的中,大学生离开学校投奔革命,被称为“有知识又没有知识”的知识青年(国民党内知识青年组织保留至今)。一九三九年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多次提到“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很明显是指“受过教育但已经离校的青年”和当时的“在校学生”。但到底何为有知识?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解读。在中国大陆五十年代,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就被毛泽东称为 “知识分子”,而到了六十年代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完成中等教育的青年人才被称为“知识青年”,以有别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由以上分析可见,广义知青是对所有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离校后一段时间尚未被新环境完全同化的青年的统称。当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模式逐渐融合到社会和工作环境中时,就变成那环境的一分子,有了其特定社会存在的称谓,不再是知青。就其生理和心理特征而言,知青是不分国家种族,没有时代界限的,其共同特征是:
  1)由于是年轻人,所以朝气蓬勃,思想单纯,富于幻想,易于接受新事物。求知欲强但识别能力低,看待事物易犯主观片面,处理问题容易简单冲动。
  2)有一定知识,因此对社会变革比较敏感,喜欢质疑和争论,富有理想和献身精神,开始思考 “人生目的”、 “人生意义”等类问题。然而他们往往又是急躁的理想主义者,人生观、道德观的不定型使他们中的有些人可能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由于自我实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经常会有苦恼、迷茫、沮丧与不安伴随着他们。
  在社会秩序稳定和教育环境良好的社会,知青是社会上最具创造性开拓性的一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