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影响性格形成的内因和外因一般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4:12:49

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反映着人的整个生活历程.
  一.性格形成的生物学条件.
  遗传是性格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是性格形成和发展的生物学前提.只有具备了这种前提,性格才可能形成.
  1. 气质特征: 气质特征会影响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亲的态度及其它成员和行为反应,这种环境必定会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2.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性格具有更持久影响.
  3. 个人的身高,体重,体型,外貌等生理因素都会对性格产生影响.这要看这些生理因素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别人对这种生理特征的评价是好的还是负的.
  4. 个人的成熟早晚也会对性格形成影响. 早熟的人更容易遵循社会准则与规范, 好交际, 情绪安定等;而晚熟的人,不愿遵守社会准则与规范,好一意孤行,只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言行.
  二.家庭因素对性格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家庭因素对性格产生重要影响.
  这种因素种要有: 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成员的职业, 家庭气氛, 家中孩子的数量, 孩子在家中的作用与地位, 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结构的完整性等.
  家庭气氛: 如果父母处境不顺, 困难, 表情苦闷,言语忧抑, 容易使孩子形成沉默寡言的性格特征,甚至玩世不恭,消极悲观.要么就比别的孩子要早熟,坚强.
  父母的教养方式: 如果父母对孩子是采取宽容,理解, 民主,保护, 非干涉性, 合理的态度的话,儿童就容易形成领导风格,活泼好交际,态度友好,积极,情绪安定等性格特征.如果父母对孩子干涉,专制, 溺爱,支配,压迫,独裁等就会使儿童产生抑郁,任性,适应力差,胆怯,执拗,情绪不安定等性格特征.
  日本 诧摩武俊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 科瓦列夫.
  在研究教养态度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中,应注意:
  1) 母亲的态度及双亲态度的一致性.
  2) 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态度与行为方式的影响会使父母产生新的行为方式,从而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
  3) 其它家庭因素.
  三. 学校教育对性格的影响.
  1.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关键与中心环节,教师要使学生学会有明确目的,系统性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