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效包胥之哭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4:32:36
平西王吴三桂介在东陲,独效包胥之哭。
问独效包胥之哭典故及此句意义

东周时
申包胥和伍子胥同在楚国为臣。楚平王宠信奸佞,父纳子妻。伍子胥之父伍奢直谏,被满门抄斩。只有伍子胥逃往吴国,准备借兵复仇,逃往途中与申包胥长亭相会。伍子胥自称必将剪灭楚国以报灭门之仇。申包胥劝他以国家为重,但伍子胥心意已决。
后来伍子胥帮助吴王阖闾登上王位,发兵伐楚。楚国兵败,其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泄愤。
申包胥逃往秦国求救,在秦庭大哭三日三夜,最终感动秦王,借兵恢复楚国。

秦庭之哭

春秋时,吴国进攻楚国,楚臣申包胥奉命到秦国求援,在秦庭 倚墙而哭,历七日夜哭声不绝,秦王遂出兵援楚。见《左传·定公四年》。后用为乞求别人援救之典。

包胥之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四年》: 吴伐楚,申包胥至秦求兵,“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说是吴国讨伐楚国,申包胥到秦国求兵,靠在墙上,日夜不绝不吃不喝的哭,到了第七天,秦哀公终于被他感动了,作了一首《无衣》赋,然后出兵。

自己翻译的不好意思。。难登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