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原来是向前 此诗出自哪里 其他三句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1:53:00

退步原来是向前

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当我们走到寺院的门口,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大腹便便,背着一个布袋子的和尚,我们都称他为弥勒佛。实际上,弥勒佛的法像不是如此,那个心宽体胖,笑容迎人的是布袋和尚,也是这首诗的作者。依照我国传统的讲法: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化身的,时常背着袋子在社会各阶层行慈化世。有一天,当他跟农夫在一起工作时,心有所感,因此做了这一首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描写农夫插秧的时候,一根接着一根往下插。“低头便见水中天”:低下头来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心地清净方为道”: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著的时候,才能与道相契。“退步原来是向前”: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他插秧时的 “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进。

这首诗告诉我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譬如:某人学问比我渊博,就尊重他;某人钱财比我富足,就巴结他。如果此人条件比我差,就不予理会。殊不知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道理。禅师们观看这个世界与常人就有显著的不同,譬如诗中说: “低头便见水中天”,就是要我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日本有一位禅师曾经譬喻说:“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而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那么只有低下头来!”我们看成熟的稻子,头是俯伏在地面的,我们要想认识真理,就要谦冲自牧,把头低下来。

一般人总以为人生向前走,才是进步风光的,而这首诗却告诉我们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人更是向前,更是风光的。古人说:“以退为进”,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实地的向前才至真至贵。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冲,有的时候,若能退一步思量,所谓“回头是岸”,往往能有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从事事业,把稳正确的方向,不能一味蛮干下去,也要有勇于回头的气魄。

退步原来是向前 此诗出自哪里 其他三句是什么 “手把秧禾插稻田,低头便见水天,顺其自然方是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出自哪里? 解释 手把青秧插野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 退步原来是向前 求这首诗的题目作者和全部内容 心地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底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我想问这句诗的出处???? 手把青秧插野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知道的进来解答下 “夺命崖崖主 向前一飙”出自哪里? 此诗出自何处 问\"见客莫向前,做客莫向后。宁添一斗,莫添一口。\"是啥意思.此语出自增广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