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庄子的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5:13:37

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从道的观点看,一切事物都具有其构成着的方面,同时也有毁坏着的方面,因此可以说成就意味着毁,而毁也意味着成。因而就总体而言也就无所谓成与毁了,成与毁由于道而通为同一个过程。事物成毁流变,而道居其中。那些看起来相反的事物也是如此:“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与憰怪,道通为一。”(《齐物论》)这里并不是要消除这些对立着的事物之间的差别,而是从道的角度来看它们是相通的,它们之间相通无碍。在道的境域中,一切事物都超越了差异性对它们的限制,而相通了。道的运行只是自然而然,并不刻意地要达到什么,故而无名;没有所要追求的东西,所以就无为。在无为的状态下,反而实现了最大的有为,即“无不为”,道也因而实现了自身。
  然而,庄子的“道”也有局限性。他主张“绝圣弃智”、返朴归真,回到自然,顺应自然。没有看到文明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不提倡人去积极地能动地改造自然、认识必然,从而获得人的解放和自由,这是庄子人生哲学的致命弱点,也是他的局限。
  总之,庄子之“道”,无形无迹,千变万化而没有常规。它失天地生,是造化万物之源,万物自然的生死变化无不体现它的存在。对这个存在,人可用内心去体验参悟,但却无法描绘和言传。故得道之人,首得高远广大无穷之境界,表现出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万物相合的人格修养。这种人,治世则无为,无为则不扰民;处人则无争,无争则不伤人;养生则无执,无执则心静。当今之世,纷争四起,物欲横流,人或有为又偏执太甚,得先贤之境界,平淡人心,消解世道之争,或可有益。

  我对庄子的理解,就是到下面去抄抄!

  庄子名周,是公元前4世纪宋国人,他曾做过宋国的地方小吏。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南游各国,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楚国王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