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轰炸时破译密码在历史经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6:29:21
重庆大轰炸时有一段历史,大致是这样:国民党的防空炮火总是打不到日本飞机,国军请来一位美国专家破译日军密码,但是总破译不出来,后来在一位女士帮助下,终于破译了密码.原来国民党防空部队中一位军官是汉奸,他的密码从一本文学书中可以找到.我就知道这个大概,这个历史真实故事挺吸引人的,要拍成电影的话我想也很好.有谁知道详细经过吗.

8个月:无法破译日军密码

  1938年4月的一个上午,

  山城重庆大雾弥漫。国民党密电组组长魏大铭看着桌上摆放的一沓密码电报,一筹莫展。就在刚才,他又一次接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通知,责命密电组尽快对神秘电码进行破译。

  2月18日上午,密电组截获了一份由潜伏在重庆的日本间谍发出的密码电报。该电报以杂乱排列的日文字母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编码方式。还未及密码员反应,随着长短声的交错,十几份类似的电报出现在他们的眼前。密电组的破译专家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半个小时过去了,密电破译依然毫无头绪。这时,城市上空传来了由远及近的飞机轰鸣声。尖厉的空袭警报响彻重庆上空。9架日军的轰炸机投下十几枚炸弹,对重庆实施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轰炸。

  由于事前没有捕捉到任何关于袭击的蛛丝马迹,国民党情报部门官员们大为光火。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那似乎无法破译的密码。

  时间又过去了半年。10月4日上午,28架日军飞机对重庆发动猛烈袭击,平民死伤60余人。面对咄咄逼人的日军和无从下手的密码,密电组陷入了困境。正在这时,国民党驻美国华盛顿使馆军事副武官肖勃将一个关键人物推荐到魏大铭面前。

  “密码之父”:数字巧解气象密报

  赫伯特·亚德利是美国军事情报处(今日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前身)和“美国黑室”(专门负责破译情报部门获得的密码信息)的创建人。他因为超强的密码破译能力被业内誉为“美国密码之父”。他对日军密码已经研究了十几年。11月,化名为“罗伯特·奥斯本”的亚德利在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的邀请下,穿越重重险阻抵达重庆。国民党军方授予他少校军衔,并安排30多名留日学生,组成了专门破译神秘电码的情报小组。

  日本人曾经为了提高发报速度,以10个字母代替10个数字进行电报编码。亚德利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同样仅使用了日文48个字母中的10个字母的密码电报也属于这一类型。他把字母转换为数字,对已有的电报进行了初步破译。亚德利凭借自己的经验断定,这是向日军反映重庆的云高、能见度、风向、风速的气象密码电报,相同的数字如每份中均有出现的“027”代表重庆,“231”代表早6时,“248”则为正午。但是,由于缺少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