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金名将刘琦(好象是这个琦)的详细资料,谁能给出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3:31:51
据说是抗金四名将(包括岳飞在内)之一,当然是不太出名的一个.要详细资料.

人称南宋四大抗金名将之一。 刘琦(公元1098年--公元1162年)成纪人,北宋将领刘仲武之子。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刘琦。刘琦是个人物!他带的队伍叫“八字军”,脸上都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曾经大破金兀术的“铁浮图”和“拐子马”。后来秦桧排挤他,军权被剥,当了地方官。刘琦到了地方上积极整顿田亩、治水治虫,受到大家爱戴。据记载,怹后来看到君昏臣乱、金军不断南侵,而自己报国无门,最终忧愤而死。按照最近的一些乌龟所产的卵的说法,刘琦将军虽然费劲拔力舍生忘死地和金兵打仗,但也和岳飞一样,是不够民族英雄的资格的。
  刘琦在声名最盛的时候,挂印归隐后写的一首词《鹧鸪天》。相传,刘琦归隐后,寄居湖南湘潭,由于其不爱财,归隐后家道贫寒,时常到村中小店吃酒,店中人不识刘琦,屡屡对他呵四唣五的。刘琦叹道:“百万番人,只如等闲。如今却被他们诬罔。”于是便作了此词。
  且不说刘琦盛名之下,激流勇退的果敢勇气。单单这种归隐之后,甘愿寂没,不复求闻名于乡里的恬淡心境,也值得钦佩。闻名之下的春风骄纵、志得意满,确是一种让每个人都乐意享受的感觉,但之后的寂寂无名,却是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的。毕竟,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对立。官场之中,多少人看不透这一层,至死不敢放弃权力,因为,他们受不了权力失去后的门庭冷落。“休懊恼,且开怀”,试着换一种心境看世界、去生活,其实我们会发现,每一种人生都有它的快乐色彩。
  刘琦祠位于阜城西北城墙上,主祀南宋抗金名将刘琦,陪祀有“顺昌之战”时顺昌知府陈规、通判汪若海、副将赵尊、耿训、韩直、许清、阎充和义军曹成。
  南宋时期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抗金名将。公元1140年,刘琦率兵3万到东京上任副留守,途径顺昌也就是今天的阜阳市,遇到金兀术率金兵南侵,于是他决定在此留守。为了表示守城抗金的决心,刘琦下令凿沉船只,并将自己的夫人安置在一座寺院里,寺门前堆满了柴草,准备如果打败了就以自焚来保全名节。随后以2万宋军与金兀术的10万精兵血战顺昌城下,大败金军,取得顺昌大捷。这是历史上南宋抗金的第一次大胜。而百姓为了纪念此次抗金胜利,也为了感谢刘琦大败金军,使百姓免遭一场金兵浩劫,而修建了刘公祠以示纪念。

  刘琦祠历代不断修葺,仅清代就于乾隆十年(1750年)、嘉庆十三年(1808年)、光绪三年(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