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是如何形成的?父母在以后的教育中如何帮助小孩慢慢改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2:58:56
我小孩八岁多,人很聪明,可就是自信心爆棚,不容易听别人的意见,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脾气很暴燥.老师说这会成为他成长中的绊脚石.烦!
希望有经验的朋友帮帮忙.

挫折经受的多了自然就会懂事了,别太惯着还在就好了.不要总是心疼孩子这啊那啊的,让他自己经历点事就好了

是快绊脚石没错,这个问题上,你应该多跟他讲道理,有耐心,
人总会有挫折的,这样才能让他成熟起来吗!想办法让他早点自立,好比上大学可以让他去外地

危险...

主要的原因是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往往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
出现这种情况的症结在于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溺爱和过高期望,并将这种溺爱与期望由家庭向外延伸。这些父母认为爱孩子,就是一味地满足他,认为反正就是一个孩子,不就为了他吗?他们还会爱屋及乌,认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好。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可悲的:一方面孩子的物质上得到了满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求必应,但不知道父母为此付出的辛苦,认为这很自然;另一方面父母几乎包办了一切,孩子以后上什么学校,考什么大学,找什么工作等等全由家长设计好了,孩子虽走的是一条坦途,但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过度的溺爱,只会使孩子变得任性;过多的越俎代庖只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依赖感,稍有不满就怨天尤人,最终难以适应社会;过高的期望值则会使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孩子的天性磨灭,大大缩小其发展的可能性。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子女的爱不够,子女会痛苦,但过分溺爱虽然是也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的确是这样,把孩子置于安全的“保险柜”里,不但不能促使孩子全面成长,还会使孩子养成种种恶习。“温室只能培养弱苗”,“孩子每进一步,家长则要后退一步。”,家长们应理解这样的道理并能理智地爱孩子。

所以,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
多放开他们去接触外界的事物.很多的问题和事情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或寻求帮助.
告诉他们要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比如:孩子要零花钱或玩具,家长可以以扫地洗玩或其他可锻炼孩子的事情来交换.
有时,要适当地给他们一些"打击".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就不能心软.那样只会导致溺爱.

建议你们到新华书店找一下西方人培养孩子的方法(特别是犹太人和美国人),会有很大帮助的.

让他受挫折
把别人的好处跟他的缺点比
受到让他不能已自己为中心,发现自己也不过如此而已
然后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