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为何要杀杨永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8:11:06

1935年冬,日本军阀侵华日亟,蒋介石在舆论压力下,不敢公开满足其得寸进尺的无理要求,但又惮于公开决裂,深感外交问题十分棘手。经过郑重考虑,乃将善于周旋应付的湖北省政府主席张群调任外交部长,遗缺调南昌行营秘书长杨永泰接充。因杨在行营时专横跋扈,与国民党各派系积怨甚深,只好将其外调,缓冲一下。于是走马换将,张去杨来。其实都是“政学系”当权,换汤不换药。
  杨到湖北接任省主席,武汉学生强烈反对。虽然军警当局尽力保护,但爱国青年积愤难消。翌年,杨永泰被刺,全国震惊,蒋介石令军警当局限期破案。但关于幕后主使者及发案时间,言人人殊,极不一致,至今仍有疑问。现虽时隔半个多世纪,事过境迁,不过,雪泥鸿爪,留其一星半点,仍为必要。
  关于杨永泰被刺原因,有的说是胡汉民亲信国民党中宣部长刘芦隐所指使;有的说是“复兴社”邓文仪因报复而派人所为;还有的说是,C.C因权力之争,下令“特一科”(特务处第一科)干的。甚至“湖北王”何成浚也因支持过湖北省党部发动学生反对杨永泰就任湖北省主席而涉嫌。互相猜疑的结果,使得国民党内部有关领导层彼此怀疑,造成了混乱。最后还是军统局查明此案是爱国青年自发组织“中华青年抗日锄奸团”所为。他们纯真赤诚,热血满腔,不满于政治腐败,特别是对亲日派丧权辱国之行径更为痛恨。大家自筹经费,购买枪支,准备刺杀亲日派头目黄郛、张群、杨永泰等人。那天在刺杨现场捕获谭戒轩(化名成绡燮超),后来又捕获了掩护谭戒轩行刺的龚柏舟。国民党为免扩散影响,令司法机关以普通刑事罪处理。到1938年尚未判决,时值武汉战局紧张,乃将谭等二人押解后方。途中龚柏舟跳水脱逃,生死未卜。谭戎轩被押到恩施监禁。抗战胜利前清理积案,谭被高等法院判处死刑而绞决了。
  关于杨永泰被刺月日,有的说是5月6日,有的说是10月25日。言之者说是亲见,有的甚至是当年的办案人员。谁是谁非莫衷一是。但根据报纸及档案资料,10月25日是确凿的。那天,杨夫妻二人应法国领事之请,过江赴宴,回武昌时,在江汉关差轮码头被刺身亡。为什么会有前者之误呢?因为5月6日那天,武汉发生过一次反日侵华的游行示威。日方提出严重抗议,杨永泰曾到汉口日本总领事馆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当时抗日怒潮高涨,此种行径自然受到社会谴责,纷纷诅咒杨永泰“不得好死”。几月以后,杨果然被刺了。记忆上的时间差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