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陶渊明喜爱植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9:32:07
快,快,帮帮忙,急用,谢了

陶渊明爱柳,他每居一处,门前必植数株。“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他自号为五柳先生,这些古朴的柳,正是陶渊明澹泊、真淳而又孤傲的人格象征。杨柳自古以来是家园的一个古老象征,诗经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随风飘荡的柳条儿,依依相偎,好似亲人执手难舍,寄寓着无限的情谊。柳树是陶渊明田园之思的一个情结,在他出仕远行,都要抚柳相约,与柳道别。然而人事蹉跎难料,草木荣枯难测,每次他归来,都见“兰枯柳亦衰”,如此的残景,令陶渊明感到“遂令此言负”的无限悲凉。当陶渊明这只飞鸟在仕途飞倦的时候,家园才是他真正的托身之所。杨柳给他的隐逸生活添了无尽的雅趣,让他的灵魂安了家。只是柳絮飞杨,柳叶落尽之时,又令陶渊明感到人生若寄,祸福无门,生命是易逝的,世态也是那么的薄凉。

  柳树在一定程度上又是陶渊明自傲于家族荣耀的象征,晋书中曾有记载,陶侃每驻兵一地,便令部下在各营房前遍植杨柳。唐时李山甫有诗吟隋堤柳:“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杨广开运河去扬州看琼花,便在河堤遍植柳树,并给柳树赐姓为“杨”,至此便有了杨柳这个词。杨广其实是个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人,具有很多文人所备的品质,可惜却错是个皇帝。这里的杨柳又寄寓了帝王江山的飘浪浮沉,也写尽了历史河流的沧桑。六宫粉黛红颜丑,帝王江山杯中瘦。运河千年琼花路,流尽黄金望孤舟。无论曾经有怎样的风华兴盛,也终有落寂衰亡之时,历史的轻烟会如梦一般地消散,那些风云变幻的时空终究会尘埃落定。陶渊明钟情的柳,与他家族的兴衰沉浮亦有着更多的内蕴。而陶渊明植柳爱柳的情结,又是否有着更多无言的隐喻?

它高洁 和莲花一样

他的诗大多都是跟植物有干连的